澳大利亚新闻网 - 澳大利亚新闻 - 澳大利亚中国新闻门户 | Australia Chinese News Portal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闾丘露薇:打击水货客,两地政府做得还不够

2015-3-12 17:21| 发布者: andrew | 评论: 0 |来自: 闾丘露薇&贾葭 大家

导读: 其实对于当初特区政府的奶粉限购政策,我一直认为有百害而无一利,政府不能选择做起来最容易,而放弃更好但会复杂的选择。


只要价格差别存在,水货客是不会消失的。只要对于自己生活的地方能够买到的商品质量不满意,水货客同样就不会消失。

在香港,从法律层面,只有两种情况做水货客是违法的:

一种是拿旅游签证进入香港的游客,如果和香港本地雇主有雇佣关系,那就涉嫌违反逗留条件,入境处可以拘捕相关人士,但是是否罪名成立,则要由法庭裁定。入境处已经有了一份游客监查名单,目前有13000人,有权拒绝这些人入境。

还有一种是携带香港海关限制的物品出境的人,不过香港是一个自由港,目前限制的只是大米,以及不能超过两罐的婴儿奶粉。

也因为这样,要对水货客执法,香港政府可以做的不多,因为即便取消一签多行,即便没有游客敢以身试法,还有大把的香港居民可以填补水货客的空档,事实上,在没有放开内地居民进入香港的过去,水货客早就有了,都是拿香港身份证的香港居民。

当然,香港政府根据现有法例还可以做的,就是检控雇佣游客的香港本地雇主,打击水货仓库,因为现在被用来做仓库的工厂大厦属于违法;还有就是清扫占用路面分货、包装、乱扔杂物的水货客;铁路以及巴士,严格执行现有的规定,不允许携带超过规定体积的物品。不过从目前对水货客的不满情绪来看,政府显然做的并不充分。

而打击水货客,内地政府可以做的更多,因为根据内地海关的规定,携带超过五千元人民币的自用物品就必须申报,逃税金额超过五万可能涉及刑法,构成走私罪。而对于15天内两次往返境内的更是属于短期多次进出境人员,只能携带随身用品,连五千元的免税额都没有。当然大家可以质疑税率规定的合理性,但是既然是明文规定,那就应该严格执行。

就在这两天,深圳海关采取行动,三天截查1.2万人次,查获117宗走私案件,有大约200名内地水货客被深圳海关严令带着货物返回香港,但是到了香港一边,被香港海关列入黑名单拒绝入境,结果只好放弃货物,再回深圳海关过关回家。

问题是,水货客猖獗的话题,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为何那些拖着大包小包货品的水货客,之前可以大摇大摆地过关,水货客的人数,为何在不断增加?

工商局局长在两会记者会上说,水货客扰乱内地的市场秩序,当然,这是从政府的角度,对于内地民众来说,水货客带给自己的只有好处,可以买到价廉物美的货品,提升生活品质。

但是对于一些地区的香港民众来说,水货客的出现,导致的是一系列生活的不便。因为这些水货客集中的地方,大部分是香港的生活社区,水货客们为了省钱,通常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加上在马路边上开始分货、包装,本来狭窄的马路变得拥挤肮脏,而水货客的出现,也抬高了当地物价,租金上升,做本地人生意的小店被金店和药房取代。

(漫画:香港反水货客。2015年3月8日,香港再次举行反水货客游行,但游行性质一次比一次远离主题,如今更演变成暴力活动,不仅踢打内地老伯的行李,更将小童吓的哇哇大哭。CFP供图)


抗议水货客的行动,从2012年9月15号的“光复上水站”正式开始,三百多名网民一连两天自发到火车站外示威,促使香港政府在几天后公布一系列打击水货客的措施,进行多部分联合执法,展开“风沙行动”,从2012年9月到2015年1月18日,总共拘捕1800名内地人和14名香港人(雇主),当中212名内地人被检控,202名判处监禁四个星期到三个月,10人被撤销检控,其他人被遣返回内地。

但是,情况并没有因此而好转,反而越来越糟糕。从2014年年中开始,水货客们现在已经从北区,延展到了元朗和屯门。往返天水围屯门和深圳湾的巴士,每天下午平均有200人排队,高峰期可以达到500人,最终导致今年的“光复屯门”行动。

和早期示威相比,2月8号,示威者要激烈的多:冲入店铺,指骂他们眼中的水货客,警方最终出动胡椒喷雾,拘捕多人;而3月8号的这一次,更是出现了乱踢途人手拉车的行为,而指骂一对母女,吓的女孩大哭的视频,更是在内地网络大量传播,这位母亲当时澄清自己是香港人,还打开箱子证明没有带货,最后在一名男性途人的护送下离开。视频中指骂母女的是一名中学生,和其他几名示威者事后被警方拘捕。

这些人的行为当然需要遭到指责,社会和政府,都不能纵容市民用这种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来表达诉求。香港是一个法治社会,法治社会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遵纪守法,但是违法的人要付出代价。

根据香港法例,任何人在公众地方合理感觉安全受到威胁,都可以报警,对方可能构成公众地方行为不检。在公众场合遭到无故拦阻、辱骂,保持冷静,打999热线。如果觉得警察处理问题不公平,可以向警察投诉科、议员,或者媒体投诉。法治社会,意味着不需要自己用争吵、打架的方式去解决纠纷和冲突,而是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任何示威,只要针对的是个体,不管是店铺、顾客,还是水货客,我都认为指错了方向,在解决水货客带来的问题上,要抗议,依然应该去找政府。但是吊诡的地方在于,激进才使得政府有所反应:如果没有最近的示威行动,两地政府都不会有最近的雷厉风行,甚至在两会上也不会谈论到这个议题。

这是糟糕的结果,因为只会让更多人相信,激进的策略是行的通的。当问题开始出现的时候,政府漫不经心,等到社会有点声响,稍微做点事情。

香港是一个有集会结社自由的地方,因此有着各种政治光谱,也会听到很多刺耳异类的声音。但是一直以来,虽然中间派越来越不受欢迎,极右和极左依然边缘化。愤青的思维和言论哪里都一样,区别在于,有些地方,这些愤青有权走上街头,但这不需要担心,至少在香港,有权走上街头,也有法律同时约束他们的行为。

至于解决水货客的方法:

取消一签多行不会解决问题,因为会有大批港人加入水货客的队伍;内地加强执法,但利字当头,还是有人会铤而走险,或者用人海战术和蚂蚁搬家的方式,躲避海关的规定;说到底,除非内地减关税,加上消费者恢复对内地市场的信心,才会让水货客消失。

那在这之前,香港政府可以做什么?既然堵不住,不如换个视角看成商机?找一个不影响本地居民出行消费的地方,建一个水货集散地。

其实对于当初特区政府的奶粉限购政策,我一直认为有百害而无一利,政府不能选择做起来最容易,而放弃更好但会复杂的选择。奶粉限购,透出一股浓浓的民粹味道。

当然,内地消费者也可以向政府要求降低关税,至少可以先做到,在内地可以买到和香港同样价格的进口商品。

说到排外,中国很多城市或多或少都有,有趣的是,只有谈到香港,在不少人眼中,就变成了香港人和中国人之间的事情,这不是不把香港人当中国人吗?而事实上,还要看你如何定义香港人,如果指那些拿着香港身份证的居民,那确实有很多香港人,还真不是中国人,也有很多人不觉得自己是香港人

所以,讨论问题,就事论事,批评那些不文明的人和行为,尊重他人,不在“人”之前,加上城市、国家、地域和种族。

香港和内地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吗

作者:贾葭 专栏作者,资深媒体人。

最近一条流行于网络的视频让之前的“陆港之争”纷纭又起。视频上一对“内地母女”被反水货客包围及谩骂,女孩被吓哭。但昨天的新闻显示,这对母女并非内地游客,而是香港永久居民。而谩骂她们的极端分子也并非香港本地人,系澳门人。于是乎,这条新闻所指向的“内地游客被围攻”其事实并不存在,但围攻者的确是冲着内地游客去的。

遗憾的是,在3月8日当天,这条视频在微博微信上被广传,内地一些网民纷纷指责那些反水货客,甚至有人称其为“港独分子”。

针对水货客的指责,并非出现于近期。水货客进出于深港边境,从八十年代就开始了。那时候倒卖的是一些紧俏货例如家电药品之类的。而最近数年来的水货客逐渐增加,则与两件商品有关。一个是在中国奥运会之后,三鹿奶粉事件导致中国一些中产家庭不再相信国产奶粉,进而寻求进口奶粉,而香港无疑是最近距离的购物选择。其二,苹果早期的手机都不在中国首发,但香港可以买到最新版本的苹果手机。奶粉及苹果手机,是水货客倒卖的大宗。

水货客聚集于上水、屯门、天水围等几个距离深圳最近的地区,导致当地人员密集,给交通(尤其是地铁出入口)带来相当不便。这几个地区的奶粉、药品通常会被抢购一空,而本地居民无法购买到。这些水货客,有一小部分香港本地人,亦有内地人,但水货客并不都是内地人。香港方面对水货客的打击,主要是针对带货的内地人,认为其行为不符合访港规定,处置方式也是禁止再次入境。至今年2月初,已有接近三万人次被香港政府拒绝入境,在入境“黑名单”上的内地人士也不过一万三千多人。

反对水货客的主要还是水货客集中地带的当地居民,他们认为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进而投书传媒或者议员。但这种声音并不是香港的主流声音。深港边境的上水、天水围、屯门等地,均系香港的边缘地带,并不能左右传媒上、社交媒体上香港事务的讨论方向。最近两年涌现的一些本土团体人士,通常也是由港岛、九龙赶到这些边缘地带去示威反对,或者说与当地一部分居民一起反对,这种反对声音,毋宁说更是对执法不力的示威,对港府的不满。

这里也要辨别几个概念,反水货客并不等于反大陆游客,反大陆游客也并不等于反大陆,反大陆也并不等于“港独”。这些行为在逻辑上并无逐层递进的关系,不用上升到意识形态上去看待,进而在意识形态上去攻击与反对。

相比每日接近六十万的入境人数,水货客的比例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即便水货客是内地人,但反水货客并不是反对内地游客。前年年初在广东道上各大奢侈品店门口的那种示威,才算是反对内地游客。反对内地游客的主要诉求是不礼貌行为和素质低下,比如不排队、随地吐痰乱扔烟头等。

至于反大陆或者“反中”,我想尚未到达这一层次。香港永久居民的护照上写的很清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就是他们的国籍,这种身份本身除了放弃之外是无法反对的。即便是所谓“反”,也未必就有要求独立的诉求。这一点不可不察。而内地一些网民感情太过脆弱,一看到反内地游客,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愤怒,大可不必,首先弄清楚事实再说。

我曾经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过,反对内地游客,或者说对内地游客的歧视,本质上与上海人歧视江北人北京人歧视河南人并无差别。地域歧视背后有两种原因,一是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一是文明程度的差异。但地域歧视本身与自我身份认同有关。假如一个上海人首先的第一认同是一个基督徒,我认为他并不会歧视江北人。比如北京一些网民怒骂“王德彪”,那就是他的“北京人”身份盖过了其他任何身份才会发生的事。

香港这些反对内地游客的团体与极端人士正是如此,“香港人”的认同是他们的首要认同,当然这并无不对,只是这种不断自我强化的身份认同,使得他们对“非香港人”(主要是大陆人)产生了“非我族类,必定是坏人”的想象与认知,认为身边日常生活的变化、供不应求的商店都是因为这些人的影响才这样。事实上的确有关,但这是一个市场价格决定的结果,而且一定需要极端的手段才能反对吗?我对他们的反对方式比较持保留意见。

关于“陆港之争”这个话题很复杂,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两边的制度差异。当年的领袖们用一国两制来界定内地与香港的关系,确实是考虑到了两边的制度、文明差异,也考虑到了香港对中国大陆的部分不认同(认同的话干脆就一制了不需要两制)。但是,当初的制度设计是以内地不与香港发生紧密联系为前提的,用邓小平的原话来说就是“井水不犯河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来往。

谁料自联合声明后的二十年过去,香港就与内地发生了邓小平不能想象的紧密联系:自由行。直至现在,每天有五六十万内地游客进入香港,井水不犯河水,那是不可能的。这种紧密联系超出了当年政治家们的想象。但遗憾的是,针对这种紧密联系,在政治上、在制度上目前还无法寻求可以解决的方案。文明的差异使得歧视成为不可避免之事,而且在短期内没有解决的可能。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