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闻网 - 澳大利亚新闻 - 澳大利亚中国新闻门户 | Australia Chinese News Portal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另一个角度,看“百年国耻”

2015-3-29 13:00| 发布者: simon | 评论: 0 |来自: 纽约时报中文网

导读: 当历史与民族主义交叉时,人们通常没有耐心也没有胃口去探究微妙的东西。粗线条转而成了首选。从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胜利之间的那个时期就是一个例子。


那段时间中国经受了战争、侵略、占领和革命,中国的政治领袖常常将这个时期总结为“百年国耻”。尽管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但在外国列强面前蒙受“耻辱”的历史叙事,仍然是中国与世界很多其他地区互动的基调。

目前在香港独立艺术空间Para Site举行的展览,就寻求打碎康喆明(Cosmin Costinas)所说的“单一化”的中华“国家想象”,同时尝试提出构建替代叙事的一些策略。康喆明是这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也是Para Site艺术空间的执行总监。这是Para Site迁至鲗鱼涌之后的开幕展。

康喆明和另一位策展人翁子健(Anthony Yung)邀请了主要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艺术家,直面在中国时常与民族主义相关的那些话语和陈旧词句。其成果就是一场题为“土尾世界——抵抗的转喻和中华国家想像”(A Hundred Years of Shame — Songs of Resistance and Scenarios for Chinese Nations)的展览,其中展出了18位艺术家的作品,许多作品是专门为这场持续到5月10日的展览创作的。

“我特别想策划一场展览,探究这种‘百年国耻’的复杂观念,怎样为涉及中国民族主义的讨论,提供了如此多的参照,”康喆明说。展览的英文名“A Hundred Years of Shame”意为“百年耻辱”。

“参考香港的事件,我们显然发现,重要的是不仅要关注官方话语,更应该关注处于反对立场的叙事方式。”他的这番话指的是香港去年发生的抗议,成千上万的香港市民头上街头,呼吁实行已经被北京驳回的民主变革。香港是半自治的中国领土,有着中国内地所没有的公民权利。

其中一个展览委托作品是居住在香港的艺术家杨沛铿(Trevor Yeung)创作的装置艺术《长于香港,生于东莞》(Live in Hong Kong, Born in Dongguan),内地城市东莞位于香港以北不远处。作品摆放在展厅正中,由一圈盛放着野生鱼类的鱼缸组成。并不清楚这些鱼来自香港还是内地,其中一些特定物种在香港受到法律保护,在内地则没有。

这个装置作品意在“反映我自身的背景,我对自己的出身感到羞愧”,杨沛铿在文字说明中写道。“我出生在中国大陆,成长于香港,‘大陆人’的背景成了我的不安全感来源。”

这件作品就“中国性”提出了疑问,也体现了国族认同在个人层面上的焦灼谈判。

艺术家写道:“当我看着鱼缸里的鱼时”——被遗弃,然而仍然维持着自己的个体身份,不在乎它们来自哪里——“我感同身受。”这次展览的展品还包括胡向前2014年的一个录像艺术,其中展示了这位居住在北京的艺术家回到家乡广东雷州的经历。胡向前回到母校,就获取知识和获得成功人生的重要性,向2000名无精打采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发表了10分钟的励志演讲。这场充斥着陈词滥调的励志演讲在某种程度上颇具讽刺性,但也是真诚的。

雷州位于广东省的南端,当地人自豪地称之为“土尾世界”——意为世界尽头,因此该作品取名为《土尾世界之演讲》,也与整个展览的中文名“土尾世界”相呼应。

“我们在标题中提到这段视频,因为它所呈现的视角对我们来说非常有趣,是有关个人成就及国家成就的意识,”康喆明说。“‘土尾世界’放在展览标题里也很合适,因为正好是‘中国’的对立面。”

“它呈现的世界观,与中国官方视角中该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是形成反差的,”他说。

该展览强调,中国与其邻国拥有悠久的表达异议的历史。2015年,长沙艺术家廖国核利用丙烯酸涂料在布料上创作作品,将相距几个世纪的人的“不屈服精神”联系到一起:三国时期(220年至280年)具有颠覆精神的学者、音乐家嵇康和韩裔美国艺术家白男准(Nam June Paik)。白男准在1998年与克林顿总统(Clinton)寒暄时,裤子“意外地”掉了下来。

观看展览的观众还可以坐进录音棚(虚构的厂牌“嵇康唱片”),欣赏华语世界中具有抗争精神的音乐合集,无论是流行、朋克还是摇滚音乐。康喆明表示,展览结束后,他们将会保留并扩展曲库。香港艺术家黎清妍(Firenze Lai)的作品《Human Chain》也体现了一种反抗精神,她于去年9月25日,也就是香港警方试图利用催泪瓦斯暴力驱散亲民主抗议活动的几天前完成了这幅画作。大约一个月后,黎清妍在自己的Facebook主页上写道,“想也没有想过九月28日之后,这一幕会在现实中不断出现在我面前。”

相邻的展厅被戏虐地称为“耻辱学校”,策展人在那里试图为“百年国耻”提供一个更具历史性的框架。在各种文献、参照事件、艺术作品和文化物品中,一条面部扁平的小哈巴狗的官方画像,尤其能够提醒参观者,中国遭受外国势力侵略的耻辱不是没有根据的。这条狗是在英法联军1860年洗劫圆明园期间被发现的。

这条狗后来被当做礼物,送给了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维多利亚女王给她的新宠改了名字,称它为“战利品”(Looty)。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