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闻网 - 澳大利亚新闻 - 澳大利亚中国新闻门户 | Australia Chinese News Portal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放开“中国绿卡”,外国人就更愿来中国?

2015-4-13 14:25| 发布者: simon | 评论: 0 |来自: 腾讯网

导读: 前段时间,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发布了《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蓝皮书,蓝皮书援引汇丰集团《外派人员调查报告2014》认为,中国仅次于瑞士、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具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


但目前,在中国居住的外籍人士比例仍然很低。一些媒体据此呼吁,应该放开中国绿卡,建全人才移民制度,让外国人更容易来到中国。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那些想来中国的外国人,我们未必欢迎

报告不仅指出中国是世界第三具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还指出居在中国的外籍人员占中国人口的比例很低,仅为0.06%,远低于发达国家10.8%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2%,甚至低于印度的0.4%,这让不少人觉得我国的外籍人口数量太低,应该尽快改变我国的移民政策,为更多的外籍人士来华铺平道路。

但实际上,这种简单的对比意义并不大。欧洲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而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历史悠久,欧盟内部国界也已比较模糊,人员往来自由,同时,欧洲国家劳动力短缺,也欢迎他国民众移民,因此外籍人士比例高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印度的外籍人士比例高也有其独特的原因。联合国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居住在中国的外籍人士有84万多人,而印度有近534万人,乍一看,差距确实很大。但如果仔细查看其移民构成,就会发现,印度的移民主要来自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尼泊尔,分别为323万人、113万人和55万人,这3国占到印度外来移民的92%,其他国家的人数总和仅为43万人。上述三国和印度在历史上同为英国殖民地,历史和宗教的纽带让这些国家获得印度的签证比较容易,而且这三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如印度,这才造成了在印度居住的外籍人士数量较多的现象。而实际上,印度这几百万外籍人士,更多的都是低端劳动力。

中国对外国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却不一定有想象的那么强

不同报告对中国吸引力的判断大相径庭

汇丰集团发布的《外派人员调查报告2014》是在2014年四五月间完成的,共计采访了9288人。在这份调查报告中,中国仅次于瑞士、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具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在一国对移民的吸引力上,该报告选取了三个指标,分别为经济状况、生活状况和在国外养育孩子的状况。在3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在这三项上的排名分别为第1位、第26位和第12位。经济状况由家庭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以及对当地经济的满意程度构成,中国在这一指标上的得分为0.7,大幅领先其他国家,因此综合排名较高,跃居第三位,而在这份报告中美国的吸引力仅为第18位。

不同的研究报告对中国吸引力的判断并不相同。2013年,由经济学人智库(EIU)发布的《全球人才指数:2015展望》则显示,中国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依然缺乏竞争力,该报告预计,到2015年中国人才指数在60个国家中排名第31位,而美国在2011年和2015年的全球人才指数排名中均居首位。美国之所以领先是因为美国拥有众多的优秀大学,高度专业化的团队,多元包容、鼓励创新的环境,灵活实用的劳动法规等。

现有外籍人士的“满意程度”不能代表“吸引力”

这两个报告,哪一个更为可信呢?我们认为,汇丰集团报告指向的实际上是在华外籍人士目前的“满意程度”,并不能简单转换为中国的“吸引力”。理由也很明确,汇丰集团的在华外籍人士调查样本中,年薪超过30万美元的接近1/4,这说明在华外籍人士多数是高端职位的人才,这部分人目前的经济回报较佳,孩子也能读得起较好的国际学校,对中国的评价自然较好。但这样高薪的职位是有限的,如果进一步开放后来华外籍人员只能去做较低级的职位,那评价还会不会像目前这么高就难说了。而且,“经济状况”指标相比起“生活状况”指标,要更不稳定——理由也很简单,经济可能一年好一年差,但与环境污染、交通状况等有关的生存质量,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发生改变的。

相比之下,《全球人才指数:2015展望》的评估方法在不同国家间更具有一致性,中国对人才吸引力仍然有限的结论,要更为可信一些。

外国人才不愿意来中国的几大原因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对外国人才的吸引力依旧有限呢?

外国人才适应中国的工作并不容易

随着外国来华务工人员的增加,外国年轻人想在中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越来越难。有外媒报道,在中国一家为境外人士提供有关就业和生活方式资讯的网站上,65%的就业职位是英语教学岗位,这意味着外国年轻人想找专业对口的工作非常困难。而其他的职位主要是有关信息技术、销售和采购管理,对于这些比较专业的职位,比较流利的普通话已经不再是额外的加分点,而变成了先决条件。2013年,香港翰德招聘公司商业和工业部门负责人阿鲁娜·阿利姆昌达尼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香港是进入中国大陆的跳板,这里需要普通话或粤语能力的工作比例已经攀升到了80%以上。

此外,随着中国留学生规模的扩大,大量具有海外学习经验,掌握多国语言且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这些人成为外国大学毕业生在中国找工作的竞争对手,也让招聘单位对外国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专业工作还要求国外求职者有在中国的工作经验,这些都让外国年轻人在中国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012年10月末,在北京举行的外籍人才招聘会吸引了1200名求职者,参会的60家企业大多数想招英语老师

2012年10月末,在北京举行的外籍人才招聘会吸引了1200名求职者,参会的60家企业大多数想招英语老师

外国人现在来中国,高薪的期待也可能落空

据2014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与合作公司联合发布的《外籍人才来华就业意愿调查报告》显示,在就业考量方面,在囊括了薪酬、行业发展、经济态势、就业地等12个来华因素中,调查者选择薪酬收入这一因素高于其他因素2倍以上,达34.16%。而在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中,薪酬收入也以68.73%的绝对优势高居榜首。

但外国人现在来到中国,高薪的期待可能落空。这一方面是因为上文中提到的专业对口的工作难找,只好教英语。而教英语很难获得高薪,2012年曾有外媒报道,23岁的马克斯·肖勒在美国佛蒙特大学学的是环境工程专业,但由于在中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只好在一家幼儿园教英语,工资是每月1万元人民币(约1600美元),他不得不把大部分工资都寄回家支付学生贷款。

另一方面则是他们的竞争者——中国留学生大量回国,并且工资也不高。2014年,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了《留学人员回国报告》,报告显示八成以上的归国人员平均月薪不足1万元。

在当下的中国,仅仅凭借外国人的身份已经很难获得高薪,而高薪的预期难以实现,可能会让不少想来中国发展的外国人驻足观望。

生活环境较差也让外国人不愿意来中国

2012年,一位长期居住在中国、娶了中国太太,有两个孩子,并在中国有自己成功生意的英国人马克·基托在英文媒体《展望》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中国人——为什么我要离开我热爱的中国?》的文章,并在网络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他的理由主要在于难以“融入中国”,这一结论同样也存在于对中国吸引力持乐观态度的汇丰集团的报告中。这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和西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和制度差异。

除此之外,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削减中国对外国人的吸引力。以雾霾为例,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的媒体报道中,因为雾霾决意离开中国的外国人并不鲜见。在中国有工作的外国人都要离开,还没来中国的人自然更会三思而行。2014年,时任诺基亚手机研发高级副总裁德克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因为雾霾严重,他决定任期结束后离开北京。而他在招聘高级研发专家时,17个应聘者全部拒绝来北京,15人的理由是空气污染。

雾霾天气下,外国人开始离开中国

相比吸引外国人,减少本国人才流失可能更为重要

2013年,中国留学回国人数达到35.35万人,是同期出国留学人数的85.41%,这似乎可以证明,我国人才流失的情况有所好转。但实际上,近年来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依然居世界首位,如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而这些人才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来说非常重要。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认为,人才流失反映出中国科研硬件和软件的不足。在硬件上,一方面是科研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有差距,一方面是设备运行低效。例如,在国外,即使在研究生阶段,中国留学生也可以使用价格高昂的先进仪器做实验,而回国之后,他们却发现好仪器都在少数人手中,一年也用不了几次。这是很多理工科留学人员不愿意回国的重要原因。

在软件方面,我国科研管理体制方面依旧不健全,很多科研人员都把精力放在拿课题上,而不重视课题最后的结果,产生许多无用的、应付的科研成果,导致大量科研经费的浪费,学术腐败事件还时有发生。

王辉耀还认为,许多留学人员回国后都存在于体制外,不仅缺乏参政议政的渠道,无法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没有职称,在申请科研项目上也会遇到阻碍,造成人才社会地位和待遇的差异,也是不少留学生不愿归国的原因。

一个连本国留学生都吸引不了的科研环境,自然也无法吸引国外的研究者。2012年12月,《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曾发表过一份涉及生物学、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材料学四个领域,囊括16个国家1.7万位研究者的迁移情况的调查报告,在调查中,面对“你觉得2020年哪个国家会在你所在的研究领域领导世界”这个问题,生物学与物理学的受访者超过60%将中国列为选项之一。不过,仅有8%的人表示他们打算移居中国——他们更愿意去美国、欧洲、加拿大或者澳大利亚。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