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闻网 - 澳大利亚新闻 - 澳大利亚中国新闻门户 | Australia Chinese News Portal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贤清法师演讲:儒家文化的产生及其社会责任

2016-2-10 10:34| 发布者: angie | 评论: 0

导读: 在乌尔姆大学,顺应因缘,作为一名佛教的法师,贤清法师开讲儒家文化。

 
第一,儒家文化的根基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孝”?我们一谈儒家就认为说,儒家就是“孝”的文化,就是讲“孝悌”的。这个观点、这个认识,是不是儒家的本怀或者根本精神?

第二,如何看待中国在历史上形成的官僚文化和官僚阶层?与官僚阶层相应的一个制度叫科举制度,这个在辛亥革命之前就废除了。可是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它的意义和价值在什么地方?

第三,儒家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还有没有意义?有没有价值?

下面就这三个问题,跟大家分享一下个人学习的体会。

第一个,儒家的基本精神到底是什么?根基就相当于建筑的地基一样,如果地基没有了,建筑固然倒塌。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我们认为儒家的根本是孝。事实上,从《孝经》、过去的儒家经典里面,我们读的话也确实会感受到,“孝”在整个儒家文化里面,确实占据到太重要的位置。

但是,我们要质疑一下,儒家的根基是不是就是“孝”呢?各位有没有不同答案?(有同学说“仁”)“仁”,根据呢?当你说仁的时候,我想起一句话,有子讲的,在《论语·学而》篇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仁的根,这句话告诉我们,“仁”的根本在“孝”。还有没有?(有同学说“忠”)“忠”,根据呢?(同学答:“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亦。”)这句话来自《论语》中一段对话,当时孔子讲:“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在旁边听了以后,说“唯”。“唯”是什么意义呢?是啊。后来,孔子离开了,曾子的门人问:“你悟到了什么?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所以,大家讲“忠”是不完整的,至少,还包括“恕”,对不对?但是,这是曾子的理解,夫子没有讲。

还有没有?好,我们来看看,《论语》里面的原话。当然,刚才说的“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也不是夫子的话,谁的话呢?有子的话。有子是孔老夫子的弟子。可是孔子在《孝经》里面说过另外一句话叫“孝者,德之本也”,德的根本;“教之所由生”,一切教化都由此产生,这是《孝经》里的原话。所以,有太多的理由,让人认为说“孝”是儒家的根本,这个结论还是能够成立的。
 
怎么认识家?

但是这样就有问题了?问题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孔子把“孝”安立为儒家的根本,原因在什么地方?这是有背景的。我们如果不了解背景,就会以为“孝”这种认识会贯穿一切时空,这就错了。特定的时空下产生这样的认识,背后是有它的因缘的。什么因缘呢?

这个“孝”,金文是这么写的 。大家看这个形象像什么呢?一个小孩。上面呢?一个老者,弯着腰,头发和胡子很长。这个小孩跟这个老者的形象之间,就形成一个“孝”字。在《说文解字》里面,“孝”解释为“善事父母也”,就是非常善于侍奉父母,这就是叫孝。悌呢?“善兄弟也”,善于侍奉兄弟。所以,无论是孝还是悌,它的对象就是父母、兄弟,这是一家人。所以,孝悌它所构建的一套伦理与另外一个字紧密相关,这个字是什么呢?这就是“家”。

现在我们对“家”做一个认识,不能正确了解家是什么,我们就无法了解孔子为什么提“孝”和“悌”。家是什么?如果大家觉得不够形象的话,我给大家画一画 。这是什么呢?房屋。房屋里面呢?有一头猪。这个是家,各位能接受这个现实吗?房屋里面有头猪,人跑哪里去了?你说人在喂猪,人在哪呢?这个是很有意思的现象。所以古人在造字的时候,他是在观察生活,家什么时候出现?他就观察,有猪出现就组成为一个家庭。而且猪一般有一个猪圈,而且还将猪圈搭一个草屋,草屋下面可以睡觉。在坐的一些同学可能来自农村,从小应该跟猪打交道。家里养两头猪,用吃剩的饭喂它,庄稼喂它。猪什么都吃,而且生活要求特别低。一年能养两头猪,家庭收入就可以保证了,是一家的经济来源。所以这个家,可不是我们现在说房子里面有猪的就是家,它的另一种含义是什么呢?有私有财产。那头猪所代表的就是私有财产。

但是“家”为什么取猪不去取牛羊呢?不取其他属相呢?这个问题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追溯历史。在《大学》里面有一段句话跟这个相关。引用孟献子的一段话,他是鲁国一个贤大夫:“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家里面有马乘的就不要再养鸡不要再养猪了,家里面有“冰”的就不要再养牛和羊了,家里面有“百乘”的就不能养聚敛之臣了。这是字面意思。它是讲什么呢?讲过去社会结构中的一种财富平均的思想。家里有马车代表社会地位是大夫阶层,家里能够养得起鸡和猪的一般是士人和庶人。士人和庶民家里能养猪就组成一个小家庭。“伐冰之家”,就是在祭祀的时候用“冰”,这个代表一个身份,已经属于上卿大夫了。百乘之家就是国君,千万不能养聚敛之臣,如果养一个聚敛之臣还不如养一个盗贼。大家想想看,盗贼偷的是一家的财产,可是养一个聚敛之臣,他会把老百姓的财产都给你搜刮过来。国君一家富裕了,可是老百姓不干了。非常危险!

这是什么?古人在考虑社会稳定的时候一定反对垄断、一定反对财富聚敛。所以每个阶层要做自己应做的事情,不要希望所有的好事都找你身上来。大夫如果去养鸡豚,肯定不是一只,也不是一头,而是一群,那老百姓的生活来源就断了。这段话主要想说明什么呢?一个基本的家庭组成单位是鸡和猪,特别是猪。所以这个家除了拥有私有财产内涵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最低的保障,这个家就形成了。


说文解字:“家”是什么?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那么,家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或者说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一个社会整体性结构出现的呢?

你会说有父母、有孩子,这就组成一个家。其实还不是。这个家庭结构什么时候开始稳定、什么时候开始成为社会最基本结构的构成呢?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关键转折点,是跟谁有关系呢?跟大禹有关系。跟大禹为什么有关系呢?

我们都知道,尧舜禹之后开始进入夏王朝了。之前是禅让制,后来是继承制。大禹治水虽然功德很大,但是他后来开辟了一个王朝,让他子孙把这个王位继承,不是禅让制。我们可能会认为说,这是大禹及启改变了社会,实际并非如此。一个社会发生一个转折,它不是个人所为,而是社会整体结构到这个时候发生了变化。为什么社会到大禹的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是跟大禹做的一件事情有关系。什么事情?大禹治水。

当时洪水滔天,而且持续的时间非常久,在尧的时候就是这样了。当时尧就因为洪水的问题,头疼的不得了,他希望臣子能有一个人能治理洪水。后来,众生推举了鲧,也就是大禹的父亲。但是当时尧对这个人不是很满意,他认为这个人的心不正。但是大臣都推荐他。尧说:“既然你们推荐,我们就试一试。”结果一试,九年过去了,洪水依然存在。后来舜即位以后呢,就任命禹为专门治水的官员,结果禹很快就将水给治好了。

最初人们的生活主要在山上,因为水淹不到它。水退了之后,就有耕地了,人可以定居了,定居之后家里养头猪,家庭结构就形成了。所以,从大禹之后,整个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了,整个社会基本组成单元是家庭,而且非常稳。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政治制度就相应发生变化,中国社会从“公”天下到“家”天下,这中间的转变是从大禹到他的儿子夏启完成的。在之前,天下为公;在之后,天下由一个个的家族组成。正是在这样一个变化的背景里面,面对春秋战国时期混乱的国家制度,孔子就开始追根溯源——社会为什么变得动荡不安?为什么礼崩乐坏?他不断追溯的时候,发现跟“家”有根本关系。家是什么地方呢?家是产生私心的地方。人没有家,他的私心没有载体,他靠的是社会,他靠的是人。人一有家庭,马上就考虑家庭问题,所以人的私心借助家庭得以稳固、得以放大。当时孔子思考说,既然整个社会都是由家庭组成,如果家庭没有很好的规范,成为一个营求私利的地方,这个社会实在是太可怕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构建了一套伦理。什么伦理?家庭伦理。

在这个背景之下,才有一套家庭伦理出来——孝、悌。这个伦理在干什么?在对治人的私心,在对治人考虑自我的一种习惯。所以人在面对父母长辈的时候,在面对兄弟的时候,面对妻儿的时候,该以怎样的心理状态去面对他们,应该怎么做?他告诉我们一套方法,这套方法只要我们去实践,人习惯考虑自我、习惯去占取的一种状态就可以得到改变。所以,以家庭伦理为根本,人在进入社会的时候,他提供了另外一套伦理规范,是什么呢?就是忠、就是信。这些伦理规范,是人进入社会以后,面对社会的人际关系的时候,他所遇到的新的伦理规范。而这整套伦理规范,全部是在对治人的私心。


引人入胜


德国同修听得很专注

大同世界与公私生命

“家天下”如换一个名词,便是“私天下”。 这个是什么?这就是私。 这个是什么?相背。什么是公?背私就是公,它是一个不断去超越自我,不断去超越人的视野,不断去超越人的眼光,不断去超越人的行为,逐渐逐渐让人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不是被私欲所蒙蔽,而是考虑到更多人的利益的时候,这个人就具有公心。具有公心的人,他就具足了一种能力。什么能力?领导力。

我们不是都很想当领导吗?领导最根本的一个素质是什么?公心。我们考虑的事情,做的事情,到底是为了多少人的利益着想?如果骨子里就是为自己的,一定会背信弃义,最后众叛亲离。对不对,你把它当成一种工具了,不能长久。要想长久的话,就要想大家的利益,这个社会的利益,这个人具备领导力,他可以做领导,具有领导能力。他可以不做领导,但他具有领导能力,如果让他做,他会做得很好。这个内在的素养来自于对公私的一种生命的体验,所以我想当时孔子在观察社会的时候,他发现整个社会是以家庭为结构的时候,他在考虑整个社会系统该怎么建立,伦理规范该怎么建立,这个社会是正常的,是良性运作的,是将来能够重新回归的社会状态。什么状态呢?就是公天下,就是大同世界。

这个大同世界呢,在《礼记》讲到了几句话,我们说出来,大概就可以体会到其中的意思。大同世界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句话很重要的,他正是当时孔子看到以家庭为中心的时候,人只亲自己的亲人,只以自己的孩子为孩子,这是私心。而大同世界告诉人的是,人不要单单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不要单单以自己的孩子为孩子,而应该把所有的亲人都当作自己的亲人,所有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那形状就出来了,都是大同世界。所以他就希望人在孝敬父母的时候,把那种孝心拓展,孝天下所有的人;人在喜爱自己孩子的时候,把爱心拓展,爱天下所有的孩子。这是夫子的一个目的。但是入手点从哪儿做呢?从家庭的伦理规范开始做。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社会事实就是这样子。

可是在今天,家庭变结构了。我们今天的家庭,过去其实是家族,族是一群人,再小的家庭也是一群人。那么过去为什么叫齐家呢,因为家庭就是一个家族,就是一个小社会,人在家族里边能够齐家的话,这个人的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他就可以治国,他就可以平天下。可是今天呢?我们是三口之家,而三口之家待在一起相处的时间是如此之少,跟孩子相处、夫妻间相处,非常非常少。所以在今天,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名义上是家庭,实际上已经不是家庭了。是什么?大家能给出一个答案吗?今天社会的最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
 
今天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企业。我们一天到晚在单位的时间,是不是远远胜过在家的时间?我们一天到晚想的事情是不是工作占了绝大的比例,说明我们现在的重心跑到工作里边去了,跑到单位里边去了。人如果在单位、公司能够做好的话,整个生活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所以今天我们讲企业文化。在企业伦理里边,它的基本单元就发生变化了。在企业里边,我们能讲孝吗?你要说我们对领导很孝,别人笑话你,这个伦理规范在家庭里不太能拓展到单位里边去。但是,儒家精神是可以拓展进去的。这是我们后面第三个问题要讲的。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