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闻网 - 澳大利亚新闻 - 澳大利亚中国新闻门户 | Australia Chinese News Portal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中国留学生抱团的“薄膜”,要如何破?

2016-5-18 13:40| 发布者: hubert | 评论: 0 |来自: 纽约时报

导读: 我就读研究生的詹姆斯库克大学(James Cook University, 简称JCU)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Queensland)的汤斯维尔。


作者参加学校组织的“鼓圈”活动,此活动旨在增进国际学生彼此了解。

澳洲的大学课程中,小组作业比重很大。但是我入学半年多,还没有和亚洲以外的学生同组合作过。这对于立志融入本地文化的我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今年年初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决定改变,计划建立一个既有国际学生,又有澳洲本地学生的真正的“混合小组”。没想到,这个计划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得多,过程还有几分戏剧性。

被我选作突破口的是“IT项目实践”课。在这门课中,组员们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共同工作,历时一年完成一个真实的IT项目,组员的选择对于课程表现的影响很大。第一节课那天,导师就给每个人发了十几封很长的邮件,让我们从中选出中意的项目,然后就开始分组了。面对几乎一无所知的项目和一屋子陌生面孔,我知道自己必须快速做出决定。首先我和一个上学期同班过的印尼同学“结盟”,我知道他是个勤奋可靠的队友。这时三个澳大利亚本地学生举手示意对第一个项目感兴趣。印尼同学向我使了个眼色,我们马上也举手。一个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简称PNG)的学生弗朗西斯也举手了,总共有六个人对这个项目感兴趣。

但是,课程要求每组最多四人,于是我们坐在一张桌子周围讨论如何拆分为两组。

我的如意算盘是让弗朗西斯和两个本地学生一组,我、印尼同学与另一个本地学生一组,这样每组都是“混合型”的。正当我搜肠刮肚,试图找到一套政治正确、不冒犯任何人的说辞的时候,一个本地学生说:“你们看这么分好不好?”说着用手在桌面划出一条虚拟的线,线的一侧是三个本地学生,另一侧是三个国际学生。我发现这种肢体语言非常巧妙,不需要遣词造句,而且看起来很随机,只不过三个本地学生“恰好”坐在一起,而且“恰好”被划到同一边而已。我和印尼同学没有找到什么反驳的理由,所以只好点头同意。这样的结果让我有些沮丧。之后又经过几次组员调整,在中国同学的建议下,我把弗朗西斯推荐到了别的组,又吸收进两个中国人,重新组建了一个“亚洲组合”。一切似乎又回到了“正常”而“舒服”的轨道。

在我所在的大学,这种“纯亚组”甚至“纯华组”的现象很常见。全校两万多名学生当中,中国学生大约一千多人(2013年数据)。在这些中国留学生周围似乎有一层无形的薄膜,把他们包裹在一起,与世隔绝,很难突破。我有一个中国同学,整个学期几乎完全没有说英语。这位同学为人友善,也善于与人打交道,但是他还是没有尝试去突破这层薄膜。上课听不懂的地方他就问身边的中国人;小组作业和期末复习与中国学生一起做,纯汉语交流;打工在中餐馆,老板说汉语;业余时间聚会、打球也是和中国学生一起。有一次做实验,他的电脑坏了。他像往常一样让我帮他问问老师怎么办。我和另外一个中国同学就想逼着他说一次英语,谁也不肯帮他问。他在那台罢工的电脑前坐了差不多20分钟,终于起身去找老师。那老师立即很热情地到他电脑旁帮他解决问题。这是我唯一的一次听他说英语。他在这个华人人口只有1%左右(还有一部分只说广东话)的小城为自己营造了一个纯普通话环境,而且运行良好。当然,有时候他也会抱怨,说这个地方“既荒凉又无聊”。

这种现象并不是个案。在美国,有的大学因为大量中国学生语言能力不过关而被迫降低授课标准。中国留学生聚集的地方,有时会形成一个封闭的小社会,甚至出现一些严重的行为问题。发生在美国加州,导致三名中国留学生被判刑的绑架、凌霸案就是一例。

123下一页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