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闻网 - 澳大利亚新闻 - 澳大利亚中国新闻门户 | Australia Chinese News Portal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朱铁志演讲:杂文之火不灭

2016-6-28 13:31| 发布者: hubert | 评论: 0 |来自: 北京杂文

导读: 透过《中国当代杂文精品大系》的发布,我们在这里预告杂文春天到来的消息。


选编一套全面反映当代中国杂文创作概貌的大型丛书,是我一段时间以来的愿望。作为大系的主编,此时此刻我很激动。

现代意义的杂文创作,肇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鲁迅先生为代表。新中国成立后,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经历了前后两个30年的不同阶段。从建国初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30年,由于“反右”、“文革”等政治运动的影响,杂文创作就整体而言比较萧条,只有前后三个短暂的“繁荣”期,出现了《“三家村”札记》《燕山夜话》《长短录》等代表性作品,时间累计不过两年。

杂文真正的繁荣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1976年打倒“四人帮”为标志,伴随着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文学开启了狂飙突进的新时代。在文学大军浩荡前行的队伍里,杂文与小说、诗歌一道,成为引领思想解放的光荣一翼。它以睿智的眼光、坚韧的意志、不屈的姿态,傲然挺立在新时期乍暖还寒的土地上。仿佛报晓的雄鸡,又像滚动的春雷,将蛰伏的生灵唤醒,把冰冻的土地融化。于是,无数思索的目光透过“花边文学”窥见时代风云变幻,无数焦渴的灵魂在震撼中开始寻找失落的尊严。由鲁迅先生开启的“社会批评”、“文明批评”的杂文传统,在这一刻焕发出特有的力量,启发群伦,激励民众,推动社会变革。如果说新时期以思想解放为发端,那么完全可以说,新时期文学的苏醒、奋起、繁荣,既有以“天安门诗抄”为代表的诗歌的功绩,有以《伤痕》《班主任》为代表的“伤痕文学”的贡献,同时也有以《鬣狗的风格》《江东子弟今犹在》《东方红这首歌》《切不可巴望好皇帝》《华表的沧桑》《语录考》《万岁考》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杂文作品的贡献。思想解放运动作为新时期的发动机,是杂文复兴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推动力量;新时期杂文的繁荣是思想解放运动的必然结果和逻辑延伸。作为时代精神的特殊反映,新时期杂文以最敏感的神经感应世事变迁,以最锋利的武器对腐朽势力发起有效进攻。时代进步有它的助力,社会发展有它的功绩。作为思想解放的先驱、历史进步的先声,新时期杂文以其宏大的创作群体、优异的创作实绩、广泛的社会影响,彪炳文学史,笑对时代潮,成为杂文家足堪自豪的美好记忆。这当中,有以严秀、秦牧、何满子、章明、林放、牧惠、邵燕祥、王春瑜、王得后等为代表的前辈作家,有以陈四益、陈泽群、段柄仁、符号、李下、鄢烈山、叶延滨、王乾荣、梅桑榆、李乔等为代表的中年作家,有以张心阳、陆春祥、潘多拉、杨学武、杨庆春、刘洪波等为代表的青年作家。1989年《人民日报》“风华杯”杂文征文标志着新时期杂文创作的高峰,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思想深度、艺术魅力和社会影响力,是新时期杂文创作的标志性事件。

集中反映新时期杂文创作成就的文集数量庞大,规模不等,就我目力所及,当下被普遍关注的主要有七种,一是严秀、秦牧、陶白主编的《中国新文艺大系杂文集(1976—1982)》;二是严秀、牧惠主编的《中国当代杂文选粹》,四辑共40本;三是张华、蓝翎、姚春树、牧惠、朱铁志主编的《中国杂文大观》4卷;四是刘成信主编的《中国当代杂文八大家》;五是朱大路主编的《杂文300篇》《世纪末杂文200篇》和《世纪初杂文200篇》;六是刘成信主编的《中国杂文》(百部);七是由我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杂文卷(1976——2000)》。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协助牧惠先生主编《中国杂文大观》第4卷过程中,我比较系统地阅读了新时期以来的杂文作品,搜集了大量杂文集和杂文资料;新中国成立55周年之际,我在主编《真话的空间——新中国杂文选》时,又比较系统地研读了建国以来的杂文作品;2006年,承蒙王蒙、王元化二位先生邀请,在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杂文卷(1976—2000)》过程中,再次比较系统地阅读了新时期以来的杂文作品。几次经历使我突出感到,新时期杂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舆论环境最为宽松、创作最为活跃、成果最为丰厚的时期。几个选本虽然以时间为序,各自选编了五六十万字的杂文佳作,但限于篇幅,远不能全面反映这一时期杂文创作的全貌,迫切需要在适当时候以杂文家为线索,选编一套全景式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杂文创作整体水平的大型丛书。

《中国当代杂文精品大系(1949—2013》就是这个设想的产物。我们拟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选编一个更加全面、更加权威、更加开放、更大规模的选本。该大系以时间为经,以代表性作家为纬,每人精选一本迄今为止本人全部创作的代表性作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史料性,力争为后人留下一份基本能够反映当代杂文创作水平、可资信赖和检索的翔实资料。选本不存门户之见,不论名气大小,不搞亲疏远近,不做成封闭体系,力争客观、公允、理性、包容。人选数量将从创作实际和出版状况出发,随时增减。

近年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何满子、冯英子、黄秋耘、老烈、牧惠、谢云、舒展、蓝翎、李汝伦、陈泽群、王大海等杂文宿将先后离我们而去。严秀、方成、章明、刘征、周修睦、邵燕祥、黄一龙等前辈已届耄耋之年;而依然活跃在创作一线的王春瑜、陈四益、段柄仁、李下、鄢烈山、王乾荣、李乔、阮直、安立志等,也已跨越退休年龄;即便是杨学武、张心阳、陆春祥、徐迅雷等中坚力量,也已过了知天命之年;年轻如刘洪波、杨庆春、潘多拉诸位,其实也已年逾“不惑”。由此看来,杂文实实在在面临一个“传”与“承”的问题。“传”,是把前辈优秀的作品整理出来,传诸后世;“承”,是通过我们的选编出版,让后人特别是今天的年轻人知道中国还有杂文这样一种古已有之、并由鲁迅先生完善的独特文体,还有一群为之殚精竭力、焚膏继晷的辛勤作者,还有生生不息、佳作迭出的杂文作品。杂文之火不灭,乃是思想解放的灯塔不灭,“社会批评、文明批评”的优良传统不灭,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不灭。

此时此刻,我要说几句发自内心的感谢的话。首先要感谢阎晓宏局长,这套大系从开始策划到每一步推进,无不得到他具体而实在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的支持给了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我要感谢王吉胜社长、潘涛总编辑和金城出版社,没有他们的远见卓识和文化关怀,这套大系就不可能纳入出版规划之中,更不可能成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说老实话,在这个把“物”与“利”作为万物尺度的世界上,并不是随便哪个出版家都有这样的眼光,都愿意为此承担可能的风险。不过我相信,本大系即便不能成为出版商眼中的“畅销书”,也完全有可能成为具有一定价值的“长销书”;本书的作者和编者早晚都会退出历史舞台,但这套丛书一定会留在时间深处,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我要感谢本大系的责任编辑柯湘女士,正是她充满韧性的工作精神和专业的工作素质,才使本大系在经过长达三年的酝酿、运作之后,变成今天令人鼓舞的现实;我还要特别感谢所有加盟大系的各位杂文作家,没有他们多年来的辛勤耕耘,中国的文化园地无疑会缺少一种冷静、理性的声音,他们是“雅典的牛虻”,是“中国的良心”,套用一句网络语言:他们也是蛮拼的一群,是值得我们为之点赞并记住的一群。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