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闻网 - 澳大利亚新闻 - 澳大利亚中国新闻门户 | Australia Chinese News Portal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特朗普背后的男人与“中国威胁论”

2016-7-26 07:29| 发布者: hubert | 评论: 0 |来自: 观察者

导读: 在大多数人眼中,美国共和党总统侯选人特朗普有非常激进的政治倾向。


他时常出言不逊,似乎从不考虑政治正确,但细心的人可以发现,特朗普提出的很多经济和外交政策都非常务实,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卓越的治理和合理的政策都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剑指总统宝座的特朗普身后的男人就是彼得·纳瓦罗,特朗普竞选团队中的政策顾问。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但是同时也是一个“中国威胁论者”。

纳瓦罗于1986年从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并从1988年开始在加州大学尔湾校区担任商学教授。就如同在中国舆论界大放光彩的郎咸平教授一样,纳瓦罗教授不单单是一位教授,他还是一个高产作家、演说家和培训家。他的顾客遍布美国各界,其中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是约翰·汉考克、万豪国际、富国银行和联邦调查局。

作为一个“中国威胁论者”,纳瓦罗在很多场合都可以将诸多问题引向“中国威胁论”。他的很多言论甚至和近日在肯德基闹事的“爱国者”们水平差不多。比如在2015年,纳瓦罗接受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专访时就巧妙地将很多问题指向中国。当记者询问道:“你在这个节日季(笔者注:从感恩节开始到圣诞节结束这段时间的统称)里是否会买任何中国制造的礼物?”纳瓦罗回应道:“这不单单是一个经济问题,这还是一个国家安全问题……就在这个黑色星期五,美国人又买了几十亿的中国制造的产品,这些钱或多或少都将成为解放军的军费。”

纳瓦罗并不是在成为特朗普的政策顾问之后才开始倡导“中国威胁论”。早在2007年,他就曾经发表论文《Report of the China Price Project》,阐述中国如何靠降价战略和外国竞争者竞争。同年,他还发文《Yahoo isn’t the only U.S. company helping China’s Internet cops》指责雅虎、思科、谷歌等公司给中国开后门,协助中国的“专制体制”。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而纳瓦罗在《亚洲时报》发文《China's pollution Olympics》,认为中国为了举办奥运会而大兴基建,严重污染了环境。


纳瓦罗和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章家墩在一起宣传《被中国杀死》


《被中国杀死》纪录片官网的Logo

研究一个学者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看他的作品。纳瓦罗是个高产的作者,他还于2012年涉足电影界,以自己2011年出版的书籍为蓝本,导演过一部纪录片,叫做《被中国杀死》(Death by China)。该片的旁白是美国著名影星,在《白宫群英》中扮演巴特勒总统的马丁·辛(Martin Sheen)。影片的拍摄邀请到了众多反华的美国国会议员,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传说中的战忽局北美联络部干事章家墩先生也参加拍摄。笔者很纳闷,“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应该是两个极端,如果中国都要崩溃了,还怎么算是威胁呢?如果中国是威胁,那中国必然不会轻易崩溃。他们两个派系如何破解自己的逻辑链条,走到一起去的呢?

《被中国杀死》的影片宣传封面就是一把绑着人民币的匕首插在了美国上。该影片从五个角度讲解了美国如何被中国杀死:第一,中国通过血汗工厂和压迫劳工造成低廉的劳动力并抢走了美国高素质工人的饭碗;第二,中国正在污染全世界,并且最终将污染美国的环境;第三,劣质的中国制造正在残害美国消费者;第四,中国的专制体制正在挑战美国伟大光明正确的自由民主普世价值观;第五,中国的军事发展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极大的挑战。

最终,影片向已经在心理上被重重冲击的观众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都该怪谁?”然后影片录制了一堆美国底层劳工、教师、小商贩的回应,他们的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那就是“怪政府”。

123下一页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