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闻网 - 澳大利亚新闻 - 澳大利亚中国新闻门户 | Australia Chinese News Portal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台湾还有多少人认同孙中山这个“国父”

2016-11-17 11:48| 发布者: hubert | 评论: 0 |来自: 观察者

导读: 201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11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台湾“国父纪念馆”

其对孙中山先生的高度评价以及借此引申的对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引起两岸四地高度关注。 
 
与此同时,近日台湾内部也有不少相关纪念活动,如“纪念孙中山诞辰对当前两岸关系的启示”论坛、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的“孙中山与台湾”展览、以及在高雄举办的“孙中山与公共事务论坛”等等。

这位在大陆及台湾分别被称为“革命先行者”及“国父”的中国重要历史人物,长期被两岸官方推崇,并始终为广大民众所知。

“一个国父诞辰,两岸各自表述”

尽管如此,值得一提的是,两岸在孙中山先生诞辰的“算法”上便有所不同。台湾以虚岁计数,而大陆则以足岁来论。此现象去年便在台湾引起讨论,按台湾算法,去年即为孙先生诞辰150周年,于是不止有系列纪念活动,亦发行纪念邮票、纪念币等。但也正是在台湾方面的纪念进行时前夕,大陆全国政协常委会决议2016年为孙中山诞辰150周年隆重举办纪念活动,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系列活动。

对此,台湾联合新闻网2015年11月13日报导,曾任国民党大陆事务部主任的考试院保训会委员桂宏诚,昨(12日)就在脸书贴文提出“国父今年到底是几岁冥诞?”大哉问。桂宏诚说,“原来真的不一样,我还真的从未发现。”而陪同国民党副主席郝龙斌前赴“国父纪念馆”为“国父”献花的党史馆主任王文隆表示,他与对岸学者也曾触及此话题,结论也是台湾算虚岁、大陆算足岁所造成。

新闻同时指出,马政府乍闻对岸明年才办150岁纪念也不可置信,不过相关活动均以诸如“一○四年中枢纪念国父诞辰”为名称,也等于是技巧地回避了此另类两岸争议。

如此还真有点“一个国父诞辰,两岸各自表述”的意思。

新时期“国父”地位的挑战

如果说对孙中山诞辰的计算方法差异只是无伤大雅的小插曲,无碍两岸找到“最大公约数”。则近年来台湾社会伴随着“去中国化”而来的“去孙中山化”,则隐隐触动着两岸关系的敏感神经。

就在今年习近平主席发表纪念讲话之前,环球时报以《孙中山与台湾:年轻一代情感趋淡 绿营操纵“去中”》为题发表特约评论,批评“近年来‘绿营’却在试图搞‘去孙中山化’,以此割断两岸的联结,他们的一些极端做法已引起众怒。”体现大陆方面对孙中山在台湾的地位动摇,以及其背后“去中国化”的批判与担忧。

那么,台湾年轻人究竟如何看待孙中山,绿营的“去孙中山化”真的起了作用吗?笔者尝试从政治立场不尽相同的台湾朋友口中,梳理一个相对多元的孙中山的民间形象。

一位曾经投入洪秀柱选战,可谓“根正苗蓝”的蓝营青年J对笔者说到:“基本上我蛮推崇他。相较于同时代的中国人,他的眼光无疑是高超的。当时就算有其他中国人也留洋,也没有人能提出三民主义这样一套完整论述。我们不能以今日观点否定三民主义当时的进步价值。并且孙中山的舆论思想宣传,对当时的革命有其重要贡献。”

我想,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台湾深蓝对孙中山的评价。当我好奇他是否担忧孙中山在台湾年轻人心目中的形象日渐负面或不重要时,他则以蒋介石为例,认为蒋才是被丑化得比较严重的历史人物,相较而言,即便“绿营”想要操作,孙中山其实很难被台湾民众讨厌。不过,他也坦言,虽然他相信除了绿营人士之外,台湾多数人对孙应是正面态度,但随着“去中国化”,“年轻人只是越来越不在意这个人了。”

另一位立场较淡的蓝营同学A同样跟我谈及蒋介石与孙中山的关系,熟读中国近代史的他对这段历史如数家珍。“我认为他(孙)被高估了,只是因蒋介石的推崇而大红。辛亥革命后,士绅阶级还是掌权者,没有颠覆既有的政治社会结构。”“毛泽东才算革命家。”他侃侃而谈,让我有一种重回大学近代史纲要课堂的穿越感。说到台湾人对孙中山的看法,A与J有着相同的见解,认为国民党推崇,而绿营虽不喜欢,但绝不会“像讨厌蒋介石那样讨厌孙文”。


台币100元上的孙中山头像

确实,孙中山在台湾“国父”地位的确立建基于蒋时代的政策,蒋介石在1954年修正了《国徽国旗法》,规定在台湾的政府机关、学校及军队除了悬挂国旗的同时,也要悬挂“国父遗像”。此外在国民党一党专政期间,也长期通过了传播、文化、教育、各级考试背诵等来强化孙的“国父”地位。从小学开始,孙中山在各级教科书中便占有不少篇幅,而“国父思想”亦成为大学共同必修科目。

然而可想而知,在台湾民主化之后,这种由国民党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全民教育不复存在,教科书几经修改,民进党也因此背上“去中国化”的骂名。反之,各种史料和档案的公开,使得对孙中山的讨论不再是禁区,客观上也使其从“神坛”走入“凡间”。加之孙中山本人与台湾之间并没有太多交集,在如今台湾民众的现实生活中几乎只存在与历史断开联结的符号意义。这也是为什么不止一位台湾朋友在被我问到对孙中山的印象时,第一反应都是“100块”(台币100元上印有孙中山头像——观察者网注)。

如此种种,都使得从前被形塑的“国父”形象遭遇空前的挑战。若无外力影响,自不可能回到过去。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