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闻网 - 澳大利亚新闻 - 澳大利亚中国新闻门户 | Australia Chinese News Portal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新京报:情人节不是“请客送礼节”

2017-2-14 09:11| 发布者: hubert | 评论: 0 |来自: 新京报评论

导读: 一个旨在庆祝人类的一种美好情感的节日,若最终演变成一种炫耀性或强制性的消费行为,那或多或少还是让人感觉有些惋惜。


一年一度的西方情人节再次降临,很多恋爱中的青年男女又全面陷入了一种令他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焦虑情绪:去哪里吃饭?送什么礼物?说什么情话?做什么承诺?

至于擅长将一切节日变成购物节的商家来说,也开始最大限度地“榨取”情人节的商业价值,诸如“第一杯全价第二杯免费”、“带女士菜金八折”之类的促销活动,更是铺天盖地。如此一来,让全中国的单身人士也深切意识到,自己不但在道德上居于劣势,在经济上也是受害者。

那么,在情人节的起源地欧洲,是怎样过情人节的呢?

关于情人节的来源众说纷纭,比较可信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两位名字同为圣瓦伦丁、且均对妻子用情甚笃的罗马主教。但在情人节的发源地欧洲,节日的氛围似乎远不及中国浓烈。

在我生活和工作过的瑞士,情人节这天几乎看不到什么商业促销活动,也并不存在饭馆和酒店爆满的情况。很多注重家庭传统的欧洲人,似乎更愿意将情人节当做一个家庭节日来庆祝:已婚的夫妇会请人代为照看小孩,然后两人一起度过一个温馨浪漫的夜晚。

在临近的意大利和法国,情侣之间交换巧克力是一种常见的过节方式。在欧洲大陆之外的英国,则更流行寄送卡片。总体而言,情人节在欧洲并非一个会让人感受到文化压力的节日,它的私密性更强,仪式感则较弱。

中国近年来对2月14日情人节全面接受,实际上是部分地拷贝了美国传统,其相对于质朴的欧洲,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全民化,二是商业化。


情人节在美国的文化含义,更接近于“爱情节”,所以即使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往往会参与到这个节日中:通过过节来了解爱情的内涵与意义。而建立在根基深厚的重商主义传统之上的美国社会,自然也不可避免要将这样一个具有全民影响力的节日转化为盛大的消费仪式。于是我们看到,在情人节临近的时候,美国的青年情侣们和中国的青年情侣们一样焦虑不安,既要绞尽脑汁准备别出心裁的礼物给另一半,又要想方设法去承受“过节”这一行为可能产生的经济压力:鲜花、餐馆、高级酒店。

事实上,过什么节、怎么过节是每个人的自由,与这个节日是哪国的无关,也与其他选择不过这个节日的人无关。但从对待情人节这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节日态度来看,我们还是能够看出不同的文化异于彼此的一些气质。一个旨在庆祝人类的一种美好情感的节日,若最终演变成一种炫耀性或强制性的消费行为,那或多或少还是让人感觉有些惋惜。

任何节日存在的多种错综繁复的意义中,应当始终有一条原则,那就是对多元生活方式的尊重。若一个节日“成功”确立了一种“非如此不可”的文化或商业逻辑,那么不是这个节日出了问题,就是过这个节的人出了问题。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