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闻网 - 澳大利亚新闻 - 澳大利亚中国新闻门户 | Australia Chinese News Portal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杨振宁弃美国籍归根,该赞还是该喷?

2017-2-24 09:11| 发布者: hubert | 评论: 0 |来自: 占豪

导读: 2月21日官媒发布消息,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与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2000年图灵奖得姚期智教授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是中科院学部历史上首次有外籍院士正式转为中科院院士。

这个消息本来是则好消息,因为两位在各自领域都属于泰斗级的科学家同时加入中国籍成为中科院院士,这对中国来说无疑是双喜临门,这样“国宝级”的科学家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当做宝贝来看,他们到哪里都会受到高度欢迎。两位泰斗级的华裔科学家同时归根,这除了他们个人愿望之外,更体现了我们国家现在的吸引力。而且,他们的行为能给国际上更多华裔科学家做了榜样,未来必然会有更多华裔科学家加入中国国籍,成为真正的中国科学家。

然而,不幸的是,在互联网这个公众舆论平台上,大量网友对这一大好事好像不太买账,各种冷嘲热讽涌向了杨振宁教授。对此,我既感觉到意外也不意外。意外是因为,毕竟杨振宁作为华裔没有做过什么对国家不利的事,在过去些年反倒是为国家科学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不意外的是,基于过去些年民间舆论对杨振宁教授个人的看法,在这种时候突然爆发也能理解。

针对网上嘲讽杨振宁教授的舆论,我本不想多说什么,但很多战友发来私信问我对此的看法,所以这里就谈一谈也好。

首先,对这种嘲讽的舆论我是表示“理解”的。此处所谓的“理解”并非认同,而是了解舆论产生的其来龙去脉,并对当前时代下网友心中的这种情绪表示理解。为什么这么说呢?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三个视角去剖析:

一、中国人的价值观。

在中国人心目中,对于身居要位的人总会以“圣人”的标准去要求,所谓“有德者居之”是也。中国人为什么有这样的思维逻辑?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古圣先贤都是这么要求自己的,所谓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也。杨振宁是世界顶级科学家,回国后中国政府、学术界都将其奉在了几乎是神坛的位置,给予了极高的礼遇。在中国老百姓心里,会有“你一个为美国奉献毕生心血的美国人”在中国凭啥享受这样的礼遇呢?你为国做了多大贡献?这是其一。

如果只是上述,可能大家也只是稍有情绪,但随着杨振宁教授为国出力,这种情绪会很快平复并转为认可。然而,在上述情绪还未消失的情况下,另一件冲击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事情将杨振宁教授推向了“恶名化”,那就是他和翁帆的婚事。

2004年11月5日,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在北京订婚,引发舆论惊诧。这事如果放在西方可能被传为佳话,但在中国却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相悖。在中国传统价值观里,你一个82岁的耄耋老人,都可以作人家姑娘的爷爷了,怎么能娶人家呢?这不是要耽误人家姑娘、占人家姑娘便宜吗?这种情绪在媒体的热炒下被放大,杨振宁教授自此陷入了巨大的公众误解中。

二、强烈对比下的不平衡。

在杨振宁教授身上,有太多的强烈对比,这些对比都勾起了公众内心巨大的情绪不平衡。

与“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强烈对比:

他与“两弹元勋”邓稼先是同乡、同学,两家不但是世交,两人更是最要好的朋友。在性格上,杨振宁机智灵巧,同学们称他是“机灵鬼”。邓稼先忠厚老实,绰号叫“邓老憨”。读书时,下课后杨振宁与邓稼先几乎形影不离。这两位志趣相投的同乡、校友,自青少年时代便树立起了远大的理想:将来事业有成,一定报效祖国!两个一起成长起来的卓越科学家,一个在1950年顶着压力回国,在艰苦的条件下将毕生心血投入到了中国核武器的研究之中,由于核辐射对身体的伤害,邓稼先62岁因癌症病逝,据说临终前承受了巨大痛苦,很惨!与同窗好友邓稼先形成鲜明对比,杨振宁教授将青春留给了美国,成了美国万人瞩目的科学家。与邓稼先相比,公众会认为两个人为啥有那么大的差别?当然,更大的区别是,为国做出卓越贡献的邓稼先早已逝世,而杨振宁教授则依然健在。

人生最好时期奉献给美国与年老归国形成鲜明对比:

杨振宁教授在人生最黄金的时期都在美国做科研,退休后才真正归国,这给公众的印象是“回国养老”和博名。事实上,八九十岁的人了还有何名利可博?这个年龄取得如此成就的人,对名利往往会看得很淡。

82岁杨振宁与28岁翁帆的强烈对比:

全世界人均寿命超过82岁的国家只有7个,中国人均寿命76岁,82岁在中国人的印象里已经是人近黄昏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杨振宁教授娶了28岁的翁帆,这个强烈对比太容易引发人心理的失衡。

三、时代的局限性。

中国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但由于中国近代的特殊历史因素,中国人在某些方面的容忍度依然是较低的。这不是中国人狭隘,而是时代决定的,毕竟中国有过百年凌辱的历史和长期落后于人,这使得中国人更有民族情绪。譬如,刚改革开放之时,谁要是染黄头发肯定被骂假洋鬼子,但现在染什么大家都见怪不怪了,就是杀马特也不会感觉碍眼。再譬如,上世纪90年代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何智丽改名小山智利代表日本队出战被普遍认为是“汉奸”行为,但今天当一些中国运动员再代表其他国家出战时,好像已经见怪不怪了。我相信,如果杨振宁教授放弃美国籍的事情发生在10年后,对其嘲讽的声音肯定要少很多很多。

综上,个人对一些公众的情绪是理解的,但却毫不认同。理由有三:

一 、中国最大的传统价值观是包容。

正所谓人无完人,在这个世界上,如果用圣人的标准去衡量,恐怕很难有几个人让人满意。所以,当我们衡量别人是,除非大奸大恶,我们要多一些包容的心,正所谓有容乃大。

事实上,中华文化最大的特点正是包容。用什么包容?用心包容。

杨振宁教授有做过对中国不利的事情吗?显然没有。杨振宁教授的研究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了吗?当然,他的研究成果为人类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客观上说,他的科研成果同样对中国有利。所以,他虽非圣人,但却是一个为人类科学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他的学术成果衬得起他所得到的荣誉。

所以,他没有为国做贡献这种观点显然是有些不客观的。更何况,自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返回祖国后,在过去的40多年里,他为国家的科研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虽然对国家科研没有奉献青春,但的的确确在晚年为中国科研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至于杨振宁教授与翁帆的婚事,首先那是别人的私事,外人本就不应说三道四。更何况,两人你情我愿,并非谁强迫谁,外人应该祝福才对。或许,正是因为这份感情才让杨振宁教授一直保持健康,并且持续为国家科研做贡献。一件从个人视角看是你情我愿的事,从国家视角是有利于国家科学发展的事,为何一定要用狭隘的世俗眼光去评判呢?

一个在晚年为国家科学研究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的人,一个重新找到了幸福的人,哪怕我们不给他们任何祝福,也不对其有任何赞赏,可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嘲讽他呢?现在已经21世纪了,我们的心胸是否应该更加博大与包容?在我看来,至少在科研上应该给杨教授掌声,因为这掌声不仅仅是给杨教授的,更是在鼓励那些海外的科研工作者回国发展的。

二、我们不能用“民族英雄”的标准去套一个科学家。

很多人之所以对杨振宁教授有看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和“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对比。事实上,在我看来,这种对比是非常不太合适的。

邓稼先是什么人?他是为国家奉献毕生心血的民族英雄,他这样的英雄在中国近代凤毛麟角,他为国家的强大做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所以,邓稼先不仅仅是科学家,他是民族英雄。

我们能用民族英雄是框每一个科学家吗?显然是不可以的。如果以民族英雄的标准来衡量科学家,那合格的恐怕没几个人,我们不能因为我们有科学家是民族英雄就这么要求其他人,两者完全不具备可比性。如果用科学家的标准去衡量,杨振宁和邓稼先或许不相伯仲,但如果从民族英雄的标准看,一个是英雄是一个普通科学家。看待杨振宁教授,我们应该用科学的视角去看,而不应用民族英雄的框框去框。脱开民族英雄这个框架,相信再看杨振宁教授我们会真实和客观得多。

我们当然应该为民族英雄喝彩,但我们也不应对卓越的科学家吝啬掌声,更何况还是一位在耄耋之年愿意继续为国效力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呢?

三、二十一世纪,我们应自信地放眼未来。

杨振宁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他之前没有任何人曾经获得过这个荣誉。虽然,相比原子弹爆炸,这个奖对中国的意义算不上太大,但在当时来说,这对增加华人科学家的信心是有巨大帮助的,对增加更多华人投入到科研中去是有帮助的。所以,我们要承认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时代意义。虽然,他是在美国拿的奖,但间接也是在为国做贡献。

更何况,某种程度上说,杨振宁就是美国现代科学研究的“活化石”,他回国对中国科学研究的体系建设有巨大意义,他能把他在美国这个科学最发达的过度所积累的科研经验、对科学体系的理解传授给中国科学界,这能大大提升我国的科学研究效率。更何况,他还是相关领域的顶级科学家,他的引导一定会帮助中国在他研究的领域获得大发展。

二十一世的中国要发展,不但要自己培养人才,也要吸引更多优秀的海外华人和外国人到中国发展才能更快地推动中国发展。在科学领域,中国在很多方面还落后于西方,此时中国更应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吸引海外人才。政府近些年来的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制定的吗?而杨振宁教授恰恰也是在做这样的工作,包括姚期智教授在内的多位顶尖科学家都是在他的影响和引荐下回国的。而这一次重归中国籍,一定会刺激不少海外华人科学家回国发展。

现在已经二十一世纪了,我们应该有包容世界的胸怀,我们更应该有放眼未来的思想。对于卓越的人才,只要愿意为国做贡献我们都应鼓掌欢迎。这应该是一个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大国心态!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