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闻网 - 澳大利亚新闻 - 澳大利亚中国新闻门户 | Australia Chinese News Portal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悉尼网友:于丹开讲国学是在弘扬还是糟蹋?

2017-8-18 06:57| 发布者: hubert | 评论: 0 |来自: NSWARTS

导读: 一场由于丹在澳洲悉尼市政厅举行以“关乎人文 化成天下”为主题的国学讲坛引发微信群聊讨论。


于丹以“家和万事兴”为引,以数封家书为例,用字形分析方法解读了古典智慧与当代生活的联系和应用。


8月14日,澳洲NSW ARTS CLUB 一篇转贴《孝文化实是奴才文化》引发了对于丹在悉尼市政厅讲坛的讨论。

以下就是当天讨论的实录。

孝文化一文直刺中华文化核心,有力!(托马斯)

于丹提倡的不就是这样的“孝文化”吗?(唐培良)?

农业文明里,孝道是自发产生的,有环境人文因素是无可厚非的,但中华文明将其固化为一切社会规则的基础,而且引伸为政治伦理就是败疽。于丹知其然否,吾不知。(托马斯)

好文!?“孝文化”不仅培养不出人伦真情,反而会破坏亲情,带来的是上尊下卑、等级森严、虚情假意、伪孝伪善。孝字的背后,是忠,是顺。孝文化,就是忠顺文化、等级文化,其实就是奴才文化!(JASON)

契约精神才是法的,有社会伦理的,可惜中华文明里缺失。于丹宏扬的是中华文化,可惜有些是反文明的东西,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提倡法的理念,而不是"孝"的理念(托马斯)

于丹弘扬的不是中华文化,而是中华伪文化,她的《论语》解读,才是你说的引申为政治伦理的败疽。(唐培良)

虽然孔子被尊为儒家始祖,但孔子思想包括《论语》同以后发展的儒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论语》的思想核心是“仁”,也即“人”,其精华闪光点在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到了《孟子》,思想核心是“仁政”,与“政”挂上钩了,但孟子也还是重视“人”,孟子的轻君重民“民本思想”体现了这一点。于丹误读了《论语》,直接为当今政治服务,故是假借弘扬中华文化发扬国学,实质是推销伪中华文化,糟蹋国学,贻害后代。(唐培良)

非常享受托马斯?和唐培良?那样的高手过招,有理有据有深度,就事论是见水平(Jason)

我这次没去听于丹的讲座,但从这发言提纲可以看出,于丹对文字学一窍不通,尤其不懂汉语的字与词的关系,也不懂汉字造字与汉字发展的规律。(唐培良)

(我在大学期间对《论语》有过深入的研究,10年前,有朋友拿了一本于丹的《论语心得》给我看,还给了几盘带子。看完后感觉于丹就是在瞎扯,这次看了她的提纲,还是在炒作她的“于丹国学”,忍不住在群里说出自己的想法。----唐培良)

唐培良?非常赞同你对于丹的看法[强。但你转发的这篇文章写的有点简单粗暴,标题也是伪命题。中华文化中“忠”值得批判,但孝还是值得提倡的,当然不是愚孝。而且文中把孝和爱完全对立起来,难道对父母的孝不是爱吗?不值得宣扬和传承?(映霞)

关于于丹,我想分享一下我个人的想法,敬请唐培良?,映霞,托马斯?和大家指正。(容裕)

国内有朋友包了一座山,不大,据说是孟河中医的发源地。他计划在山上建草堂开私塾,教习幼童背古文。在商言商,他来问我的意见。我问他,为什么要做这事?目的是什么,赢利还是传承中华文化?他回答,首先是传承,能赢利最好。因为他对经济高速发展下的道德沦丧痛心疾首,对现行教育制度深恶痛绝。因是多年好友,我有话直说,八个字:倒行逆施,改弦更张。理由很简单,经济高速发展下的所谓“道德沦丧”,问题不在人,而在制度,旧有制度的法律框架,已经不能有效约束行为和维护秩序,法律不再是疏而不漏,成了到处是洞的破网,为何要去教育后辈视洞不见,冥想其网而自缚?爱与平等,逐渐被接受为普世价值,如何再回到父父子子君君臣臣?这大约是四五年前的事了。在物质富足的过程中,人们的内心焦灼而迷茫。当世界为钱主宰,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赚钱赚很多钱永不停息时,人们不是更幸福,而是更恐惧!于丹现象大约产生于这样的大背景。《百家讲坛》是最早系统传播中华文化的电视节目,易中天和于丹是其中最火的男女主角。当时的《百家讲坛》,以讲述历史为主,于丹却另辟蹊径,以古籍作为切入点,瞬间燃遍大江南北。不得不说,她的商业操作独具慧眼,准确抓住细分市场,这个市场就是60后的父母人群!要知道,出生于六十,七十年代,尤其是65后75前的人,除非家学渊源,很少有机会独到四书五经,很多人是为了教孩子才去读的。于丹便是那个带他们读的第一人。我倒是不担心她误人子弟,慢说她首先面对的不是人子弟而是人父母,就算是人子弟,如果不是被父母逼着,又有几个孩子会愿意听她絮叨?当娱乐节目看,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以商业角度看,她已是过气的明星,至少在大陆市场是这样。所有对她的讨论,不论褒贬,我都认为是好事,也是她的价值所在。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人,让《论语》如此高度聚焦!”(容裕)

容裕?你把于丹比做过气的明星,这似乎更确切些,对于她的价值所在,对于她是否让《论语》高度聚焦,我有不同的看法。于丹其实跟以前一些道德演说家一样,只不过她把《论语》或“国学”当外衣披在了身上,人们在听她的演说时,只是当一场演出来听的,着重于她的口才,演讲技巧。一场场演说结束后,人们回家是否会真的去翻一翻《论语》就很难说了。关于她讲的内容,听的人是非会真的去细细琢磨,就更难说了。就算听了她的讲演,真有人会去读《论语》,那脑子里也只是带着《于丹“论语”》去读的。说误人子弟,并不完全指学生,包括成人。说误人子弟,也就是说人们听了于丹误读的《论语》以为是《论语》真意,这样的话,再高度聚焦,也是伪论语。(唐培良)

完全可以理解为演出,就是演出。像所有的演出一样,它聚集了想看她演出的人,原因不尽一致,倒也无妨。从这些PPT,倒也看不出多少误导,符合现代人快餐式文化消费特点,抓现成的,拿来就用。(容裕)

于丹的演说云里雾里,说的一些话估计连她自己都不明白。“从数千年前造字者的逻辑里,发现当下生活的相似面貌,并就此形成中国文明的自我延续性。”数千年前古人造字没什么逻辑,只是画图,为象形文字。


《说文解字》并不能反映文字造字用字和文字发展的全貌,有许多也是曲解的。《说文解字》对“家”的解说就不正确:家,居也,从宀,豭省声。(也就是用了豭一半的"豕"。)     但是,从后来出土的甲骨文,我们看到了“家”其实是两个象形字组成的会意字,上面宝盖头,代表房子,里面就是一只“猪”,本义是畜养生猪的稳定住所,同什么“不求大贵,是典型的小富即安” 八杆子打不着的,尽胡扯。(唐培良)



汉字“六书”,即是造字法又是用字法。在造字用字过程中,完全是“约定俗成”的。比如“休”字。是“人”靠在“树”上,为休息。即人们在砍树劳动时累了,靠在树上休息一会。但靠在石头上也可以休息的呀。最初就用“人” “木”表示“休息”,只是用了,习惯了,这就是“约定俗成”,这才是文字和语言发展的规律。

復古 民族主義是沒有出路的!我們都要有這樣的基本認知(建)

我总结两个字:听话。这就回到了讨论的开始:于丹提倡的就是现代奴才文化。(唐培良)

没错,所以国内没市场,谁想被教听话啊?(容裕)

並不是每句話都有問題,但整體上炒一盤儒家規規矩矩跪著過小日子的冷飯,有一些文化精華的堆砌,但整體對文化中的糟粕沒有任何反思和批評,講座的組織者只允許兩名事先安排好的提問,本想提問題,沒給機會(哲嘉)?

儒家思想并不是规规矩矩过小日子,尤其是孔子,其思想最初还是入世,也有积极上进的地方。(唐培良)?

所以整篇是一種以特定立場揀選材質的拼盤。加之以主觀甚至誤導的視角解讀。看上去很熱鬧的一盤,細思完全沒有系統,沒有脈絡,是一場頌揚式的背書秀。(哲嘉)

于丹将孔子思想的真谛简单归结为“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这是于丹对《论语》的最大误读。于丹不过是对普通受众做了一番精神按摩,其结果是:于丹所讲的内容离真实的孔子思想差距原本有二十里,到了受众那里,他们的理解已经与真实的孔子远到了不止二百里!以后有机会可以专门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