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闻网 - 澳大利亚新闻 - 澳大利亚中国新闻门户 | Australia Chinese News Portal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600英烈,不如一条战狼

2017-10-10 07:43| 发布者: hubert | 评论: 0 |来自: 海外风云

导读: 《捍卫者》的票房确实不如人意。远逊虚拟剧情的《战狼》。电影讲述的,就是这一场激烈战事。


在淞沪会战中,国军嫡系18军98师292旅583团第3营营长姚子青,率部600壮士,在宝山县城决死拦阻日寇。

最后,除却派出一名通讯兵报告战况之外,600壮士无人脱逃、被俘、投降。

全部阵亡。

这是没有手撕鬼子,没有包子炸弹,没有千里狙击,没有裤裆藏雷的抗战题材影视的罕见清流。

然而,当人们习惯了用“李云龙”的思维去看抗战,《捍卫者》确实是一场悲剧。

一场颠覆人们对抗战的惯性思维的悲剧。

一场人们以激情、虚荣去理解“爱国”就会发生困惑的悲剧。

没有身家动辄上百十亿的明星,愿意为之加盟。万达、UME、成龙等大影院,甚至都不屑于安排这部小成本电影的上映。

在火热的七月,亢奋相约,以看《战狼》,用票房践行高调爱国的爱国界人士,当然就悄然无视。

《捍卫者》以发生在1937年8月31日,至9月7日的惨烈战事,诠释了“丈夫许国、不必相送”蕴含的真实。


国军一支孤军,600壮士,以一二门战防炮,三五门迫击炮等轻武器,屹立宝山。

他们的正面,是数千日寇精锐持续不断的疯狂冲锋。是日寇战机、重炮、舰炮无休止的狂轰滥炸。

装备落后,地势不利,没有援军。唯有死志。

日寇如潮水袭来,又一波一波退下。这就是国家的中流砥柱。

烈士们决死不退,又一个一个死去。这就是民族的中流砥柱。

无疑,淞沪会战是全面抗战的真正起点。但是人们对淞沪会战却又如此陌生。

战略上,淞沪会战破灭了日本速战求胜,征服中国的战略计划,但也付出了巨大的、惨烈的牺牲。

正是这些牺牲,唤醒了中国军民的家国情怀。

至今回顾,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已然沉淀,悄然成为中国不朽的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和口水飞溅的看《战狼》爱国截然不同。但是,这确实是我们赖以存在的精神根基。

那些一个接一个的英烈,在电影里鲜活起来。

宝山守备战那些快被人们淡忘的战斗,重新浮现,让人感慨。


或者身绑手榴弹冲向日寇坦克,或者无声无息中弹倒下,又或者悲愤慷慨与日寇作最后的拼杀。英烈们永远青春年华。

弹尽粮绝,壮士们纷纷陨落,名字不断在花名册上被划去。此刻,电影里,姚子青身赴国难,以死殉国决心跃然如现当年。

临行前,姚子青将花名册上自己的名字划去,并炸毁了指挥营地,提枪缓慢地向城外走去。

“丈夫许国,不必相送”不正如此?!


《战狼》结尾的虚构的护照,让人为虚构而无限亢奋。然而,这毕竟只是因为虚构的亢奋。

《捍卫者》结尾,则是真实的,悲壮的600英烈全部阵亡。

然后,就是寂静。

寂静中,有心跳的声音,那种穿越近80年的心跳的声音。

寂静里更多的,则可能是茫然——历史、人文不断不断为岁月冲刷,惨烈的往事,壮烈的过去,已经被当代年轻、亢奋的爱国界人士们,有意疏远了。

为虚拟的荣耀亢奋,而不愿意为惨烈的历史感动。

假设,如七月人人皆云,看电影也是爱国。

那么,今天爱国界人士在践行看电影也是爱国的奇迹上,再次创造出了六百英烈,终于不如一条战狼的人文奇迹。

延伸阅读

600人只有死,没有降!80年前集体殉国的姚子青营,连日本人都肃然起敬

600壮士血战淞沪、保卫宝山

22号是周五,当天去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全场200多个人的大场子,竟然只有最爱君一个人在看这部电影,空旷的放映厅里,有点悲凉的感觉。最爱君不是电影推手,可还是觉得,在所谓抗战神剧满天飞的今天,有义务将这样一部不受市场待见、描绘真实抗战、钩沉英雄往事的片子,跟大家介绍一下:

《捍卫者》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为支援被国军围攻的上海日军,日本侵略者先后投入8个师团、20多万人的兵力在上海及杭州湾一带实行全面强行登陆进攻,而毗邻上海市区的宝山县城,更是成为敌军的进攻重点。在几乎全面掌握制空和制海权的背景下,日寇以陆军强行登陆作战,企图攻占宝山县城,并从此迂回进攻上海、扩大全面侵华阵地。

宝山保卫战,由此打响。

看看地图,我们就可以知道宝山的位置之重要:


上图标注红色部分的区域正是宝山县辖地,这个位处吴淞之北、紧靠长江的区域,是拱卫上海的长江门户,作为守卫宝山的重中之重,宝山县城位处狮子林和吴淞炮台中间,离两个地方均只有十里左右距离。

1937年8月31日,日军进占上海吴淞,随后自浏河起,经罗店、宝山、狮子林、炮台湾、吴淞,折入蕴藻浜、张华浜、江湾、北四川路联成一线,对中国守军开始发起全线攻击,其中,宝山县城更是成为日军的重点进攻目标。


▲标注红圈部分:宝山是拱卫上海的长江门户。

日军不断猛攻,狮子林和吴淞炮台相继失守,在此情况下,三面受敌的宝山县城已成孤悬之势,当此危急时刻,国军第18军98师292旅583团第3营中校营长姚子青,奉命从驻地武汉汉口急赴宝山,先是协助守卫吴淞口炮台湾,8月31日,在原宝山守军牺牲惨烈情况下,姚子青带领第三营500多将士一起进入宝山增援,并与宝山城内原守军100多人一起,组成了一支600多人的守城部队,誓死捍卫国土。


▲淞沪会战中,国军将士在抵御日寇进攻。

1937年8月31日,从他们进入宝山这座城池的那一刻开始,这600多位将士,就已经注定,将把他们的青春和生命,血洒在这片国土之上。

《捍卫者》中描述的,正是这一场惨烈的守城之战:

《捍卫者》中,守卫宝山的第三营营长姚子青,在惨烈的战斗间隙,向将士们做了这样一番讲话:“我们身后,就是你的浙江,你的贵州,你的江西,我们的广东,和你们的四川。今天,守卫的是宝山,捍卫的是国土。”

真实的历史中,姚子青也做了一番这样的讲话:1937年8月31日,在接替第六师部队担任宝山城防后,姚子青召集全部600多位将士讲话表示:“我们头可断,血可流,宝山不可丢!”


▲电影《捍卫者》剧照:国军将士们在保卫阵地。

宝山城不大,方圆不足10里,可东南北三面临海、紧邻长江吴淞江口的这座小城,是拱卫上海侧翼的重要堡垒,为了表示与阵地共存亡,姚子青(1908-1937),这位当时年仅29岁的北伐老将,作战勇猛的的上校营长,在奔赴战场前,给妻子留下了一封遗书:

“此去倘能生还,固属万幸,如有不测,亦勿悲戚,但好好抚养儿女,孝奉翁姑。”

在率领将士们从汉口出发时,姚子青对同袍说:“现在倭贼入寇中华,我们军人报国正是时候,倘若我在战场上以马革裹尸,那么我终生的愿望就实现了。”

与他一样,守卫宝山城的600多位将士们,也是以必死的决心,来奔赴这场战斗。

决战日寇:敌不退、我不退

9月1日,日军再次进攻宝山,600将士们的终极一战,正式打响。

战斗一开始,日军第3师团第68联队2500多人的部队,就在50艘军舰、20多架飞机、30辆坦克的配合下,向宝山城进行炮火猛射进攻。考虑到宝山城此前已连续多日遭遇敌军轰炸,城墙脆弱。在此情况下,姚子青指挥将士们主动将阵地推进至宝山城外抗击日军,并采取侧伏设击的形式,在第一天的守城战中,就给予了日军出其意料的打击。

9月2日,日军2000多人继续在飞机和军舰舰炮的支援下,并采取坦克掩护的方式,对宝山城发起冲锋攻击;与日军的海陆空三面强攻相比,国军守城的600将士们,只有3门迫击炮、20挺轻机枪和600多条老式步枪,由于人员、枪炮弹药太过薄弱,为了固守城防,姚子青命令将士们将宝山城的东门、北门、南门堵死,只留西门进出,以便集中兵力抗战,并继续顽强阻击日军。

鉴于宝山城西面中国守军奋勇抵抗、突进艰难,1937年9月3日,日军分兵宝山城东面、南面、北面,希望在这三个方向打开宝山城的缺口,为阻止日军,姚子青随即派出一支突击队先发制人,将日军拦截于金家宅和宝山外围之间,并从侧翼包抄日军,直接与日寇展开刺刀肉搏战,当天,将士们共毙伤、杀死日寇200多人,再次奋勇抵抗住了日寇强攻。

海陆空三军协助、2000多人重兵攻击只有600多中国守军的宝山城,日寇在前三天,却始终难以推进,这要得益于姚子青在开头数日的主动进击和奇袭伏击。

只有29岁的姚子青,是个儒将,平日里戴着个近视眼镜,看着瘦弱,打起仗来却异常勇猛。他是个穷人家的孩子,出生于广东粤北山区的平远县,兄弟姐妹六人中,姚子青排行第五,很小的时候,姚子青的母亲黄氏就病逝,父亲靠着种田、给别人做缝衣工养活着一大家子人,生计艰难,但他的父亲却仍然坚持供他读书。


▲姚子青戎装照,一位瘦弱的书生营长。

打小家里穷,姚子青只有一双鞋子,他舍不得穿,每天去上学的时候,他便把鞋子提到手上,赤脚走路去上学;只有快到学校的时候,他才在学校旁边的小溪把鞋子洗一洗,然后再穿着进入学堂;放学的时候,再把鞋子脱掉,小心翼翼地拎在手上提回家。

1926年,年仅17岁的姚子青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六期,北伐战争爆发后,他参加北伐英勇作战,并屡立战功、一路升迁。1932年,当“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的消息传来,他手舞足蹈地跟战友说:“以后日寇如果再敢侵犯,我一定要把他们杀得胆寒,让他们尝尝中国人民的铁拳是什么滋味!”

同样贫苦出身的600多位国军将士,正是在这样一位穷人子弟兵营长的带领下,英勇不屈地抵抗着来自日军的海陆空全范围攻击,保卫着我们的国土。

在这场惨烈的宝山保卫战中,日军在战斗中,平均每分钟就向中国守军阵地发射100多枚炮弹,与此相比,600多中国守军,却仅仅拥有200多枚炮弹。战斗进行到9月4日,对宝山城志在必得的日军集中了30艘军舰,分列在吴淞江口,以排炮猛烈轰炸宝山城,并继续用飞机轰炸和坦克冲锋、步兵跟进突击我方阵地。

当天,日军狂轰滥炸持续了一整天,国军守兵阵亡达100多人,城外的大部分守卫工事大部分被摧毁,当晚,姚子青指挥将士们将死难官兵们的遗体集中掩埋,他热泪盈眶脱下军帽一起掩埋了阵亡将士。随后,他致电292旅旅部表示:“职等…抱誓与敌皆亡之旨,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


▲《捍卫者》剧照:600壮士们誓死不退,以生命保卫宝山城。

战斗至此,当时,姚子青率领的剩余将士们仍然有撤退的机会,但战士们死守不退,誓要与日寇决一死战,战斗进行到第五天、1937年9月5日时,姚子青所属的第三营中,4个连长已阵亡了3个,9个排长已战死了6个,当时,日军已完全占领了宝山城左右两侧的狮子林与吴淞炮台,并对宝山实行了全面夹攻。

战况激烈,作为营长的姚子青也不顾副官和卫士们的劝阻,直接投入到了第一线的战斗中;当时,600多将士们已伤亡过半,所有勤杂人员,包括架线员、炊事员、传令兵都全部参与到了战斗中。

见到战况危急,第98师火速增派一个营的兵力支援600将士们,但援军却被日军飞机狂轰滥炸所阻、伤亡惨重,加上其他日军阻截,至此,宝山守军已成为彻底的孤军。

终极一战:600壮士全部殉国

为了迫使中国守军屈服,日军不惜使用硫磺弹大量轰炸宝山城,致使宝山全城陷入一片火海,对此姚子青下令说:“我死了,连长接替我指挥;连长牺牲了,排长接替;排长死了,班长接替;班长死了,老兵接替。到时候不用请示报告,自动接替就行。”

9月5日当天,日军共发起三次冲击都被打退;到了傍晚时分,日军第68联队在联队长鹰森孝的指挥下,在坦克的掩护下,向宝山城发动了第四次猛烈冲锋。

小鬼子的坦克冲锋在前,眼看阵地将被突破,这时,一个浑身捆满手榴弹的士兵奋死向前、冲跃而出,这是第三营第二连上等兵李卫明,这个人称“小李子”的士兵,奋不顾身地向日军的坦克扑去,不料敌军的子弹随即嗖嗖将他打倒,就在大家都以为他已经牺牲的时候,满身是血的李卫明却坚持着匍匐爬向坦克,最终又猛跳起来,拉响全身的手榴弹猛扑向日军坦克的履带,最终壮烈牺牲。


▲宝山之战前,国军将士们在守卫宝山城。

日军尽管瘫痪了一辆坦克,但却继续冲锋向前,对此,姚子青则吩咐将士们集中火力攻击日军步兵,看到有一个鬼子正举着指挥刀张牙舞爪,姚子青随即命令,用残存的最后炮弹,向这个将官模样的日寇发起轰炸,而这个人,正是日军第68联队联队长鹰森孝,在中国守军的炮火轰炸下,鹰森孝身受重伤,看到主帅受伤,本以为已是势在必得的日军不得不再次败下阵去。

9月5日当晚,日军最终败退下去,而当时守卫宝山城的600多将士们,已经只剩下100多人了。战士们誓死不屈,接着退入宝山城内继续战斗。

9月6日上午,日军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再次发起猛攻,到中午时分,宝山城的南门、西门相继被日军突破,姚子青带领着最后的几十名将士们投入巷战抗击日军,当时,宝山城内已到处残垣断壁,但将士们誓死不降,依托城内的房屋继续巷战对抗日军,

战斗一直持续到7日凌晨,当时,宝山城东南角被日军轰炸坍塌,日军继续大规模蜂拥而入,这时候,姚子青所部只剩下20多人了,将士们退到宝山城东门一带,与日寇逐一进行巷战、肉搏战。

战斗持续到了最后一刻。

1937年9月10日上午10时许,姚子青在最后的巷战中不幸腹部中弹、肠子暴流出来,最终壮烈牺牲,宝山城随后沦陷。

而从1937年9月1日至9月7日,600多守卫宝山城的国军将士中,除了此前因为重伤被转移出城的几位伤员,以及在9月6日当晚宝山城沦陷前、被派出城外汇报战况的第9连士兵魏建臣外,其余600多人均全部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最终集体壮烈殉国。


▲《捍卫者》剧照。姚子青和600将士们,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据日军后来的战地日记报告,日军攻克宝山城后,对壮烈牺牲的中国守军也非常佩服,因为他们不明白,他们数千人,动用飞机、舰炮、坦克狂轰滥炸,却整整耗时7天,以死伤反而超过中国守军的代价,才最终夺得了宝山城,而他们所对付的,不过是一支仅仅600多人的单兵部队,对此在集体埋葬中国守军将士们遗体时,日军还鸣枪表示了敬重。


▲600壮士集体牺牲后,民国报纸刊载烈士们殉国的消息。

生前身后事:功名冷落 碧血千秋

姚子青和600将士们集体殉国后,淞沪会战仍然激烈进行,蒋介石闻讯后致电姚子青部所在的第98师师长夏楚中,说:“我官兵殉难之壮烈,尤其是宝山之一营,全部官兵与城共存亡,实开近世战争之创例。此种光荣哀劣,震惊中外,悲痛之余,聊以互慰……阵亡官长与士兵最惨烈者之姓名先行详报,以资表彰。顺颂戎耻!”

600壮士们殉国后三天,1937年9月10日,国民党中央监委会通电全国:“宝山之战,姚子青全营与孤城并命,志气之壮,死事之烈,尤足以动天地而泣鬼神……”,在表彰600将士之余,国民政府又追赠姚子青为陆军少将。

姚子青营所在的十八军军长罗卓英则挥泪赋诗:“惊涛鳄浪撼危城,全仗吾曹抵死挣,六百健儿齐殉国,中华何止一田横。”


▲80年过去了,姚鸿逵一直珍存着父亲姚子青的戎装相片。

1938年3月12日,延安各界群众举行“纪念孙总理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烈士大会”,毛泽东发表演讲,赞扬姚子青等烈士是全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1983年,国家民政部正式追认姚子青为革命烈士。

而为了纪念姚子青和600多壮烈殉国的将士们,1995年8月13日,上海市政府又在宝山临江公园,为姚子青和600壮士们竖立了碑石,以示永恒纪念。


▲上海宝山:600壮士抗日牺牲纪念碑石。

殉国前,姚子青和妻子林素珍的养子姚鸿逵才6岁,而他们的女儿才9个月大;电影《捍卫者》上映前,已经86岁的姚鸿逵跟记者回忆起1937年,父亲姚子青在武汉跟他们母子的诀别时说:80年了,他也记不太清楚父亲的模样了,80年来,他一直珍存着父亲的戎装照,“我就记得临行前,他给母亲留下了一封遗书,很多事都记不太清了,我只记得,脑子里全是母亲当时的哭泣声!”


▲《捍卫者》剧照:每一位保家卫国的男儿,背后都是一个饱含血泪的家庭。

是的,他们也都是有血有肉、有妻有子的热血男儿,所以,当最爱君一个人坐在空旷旷的电影院里,看这样一部电影时,几次忍不住,眼泪总在眼眶里打转,因为80年后的今天,是什么,让我们得以享有自由?

致敬,那些个被冷落的电影;

致敬,那些至今仍然被质疑的史实;

致敬,600壮士!

延伸阅读

电影《捍卫者》还原宝山大战,姚子青率六百壮士激烈巷战,全员殉国

9月22日,电影《捍卫者》登陆全国各大影院。结合电影官方及媒体此前公布的故事梗概和人物介绍,可知电影是根据“八一三”淞沪会战宝山之战的相关史实改编而成。


“1937年淞沪会战,国军第98师营长姚子青率领600壮士守卫宝山县城,日军对宝山进行了海陆空协同的疯狂攻击。在装备落后,地势不利,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姚子青带领全营以寡敌众坚守孤城,一次次击退日军。9月6日(一说7日),日军攻破宝山,姚子青带着剩余官兵与敌人展开激烈巷战,最后壮烈殉国。”

“若打,须向上海增兵”

淞沪会战打响,蒋介石指派陈诚、熊式辉视察上海前线,返回南京后熊报告“极言将领及部队之不能战”,陈则说:“沪上官兵之不能战诚然!但此时非能战不能战,问题是在当战不当战。若不战而亡,孰若战而图存?”蒋介石表示:“打!打!一定打!”陈诚趁机建议:“若打,须向上海增兵。”

陈诚的基本部队第18军,下辖第11、第14、第67师,属于国军第一批调整师,武器装备相对充实。8月初,第18军动员参加保定方面作战,列车北上越过郑州时,军长罗卓英突然接到蒋介石电令:“原车南下,开苏州待命。”实际上,陈诚军事集团的另一个师——原先奉命留守武汉的第98师已经率先进抵上海江湾,“每晚协同第87师向公大纱厂一带敌人阵地进攻,因无重火器,皆未能奏效”。


淞沪会战关键人物陈诚

根据第98师第294旅旅长方靖说法,“该师是以国产装备为主,每团三个步兵营,每营有重机枪一个连;每团有八二迫击炮一个连;每步兵连有捷克轻机枪六挺;师炮兵营有江南造七五毫米山炮六门”。

与此同时,东京也在调兵遣将,以第3、第11师团等部组成“上海派遣军”。8月23日,第11师团登陆川沙镇,中国军队遂被迫停止对市区日军之攻击。陈诚主动请缨第18军诸部“任沿江已登陆之敌之歼灭”。蒋介石完全同意,任命陈诚为第15集团军总司令。

宝山县城位于吴淞之北,紧靠长江,第18军为扫荡登陆日军,视宝山为右翼据点。24日,日军第3师团攻占吴淞炮台和宝山,罗卓英试图利用夜色笼罩,“以广正面攻击登陆之敌”,指定第98师负责“杨行、宝山之线以左地区”。原本计划晚上发起攻势,师长夏楚中鉴于吴淞、宝山之敌严重威胁侧背,断然提前展开行动,成功克复宝山,强力推进至月浦、新镇一带。


抗日名将夏楚中

日军参谋本部派员视察上海战地,第三科部员西村敏雄坦言:“敌人的抵抗实在顽强,无论是被炮击还是被包围,绝不后退,派遣军后方接济不上,两个师团陷于严重的苦战中。”

日军伤亡数字急剧攀升,“第11师团自登陆以来,已伤亡人员约四百余名。师团参谋下坂少佐也在登陆后即被敌军飞机击中身亡。第3师团死伤总数达三百余名”。

毫无疑问,国军损失更大,日军反扑罗店,第67师拼死力战,师长李树森负伤,旅长蔡炳炎、团长李维藩同日阵亡。第14师星夜增援,不料罗店西侧横隔着一条小河,河面上的一座桥早已被日军轻重机枪火力封锁,“第83团虽数度向这座桥发起冲击,但因缺乏战斗经验,加之山炮营尚未到达,无炮兵支援,几百名士兵在桥头壮烈牺牲,进攻受挫”。

其实即便山炮营全数到位恐怕亦无济于事。第14师第42旅代理旅长郭汝瑰后来回忆说:

“我们师一个山炮营共有八门山炮,东一炮,西一炮,打得很不解渴。一天晚上,我命山炮营长将八门山炮集中放列,急袭射三分钟,打了一百多发炮弹。敌人很快测出我炮兵阵地所在,几分钟后就进行压制射击。幸是夜间,目标不准,我仅伤亡十几个人,山炮无损。”

师长霍揆彰知道后大发雷霆:

“郭汝瑰你不要勉强,我们是劣势装备,两家伙打烂了,就没有了!”

“决不偷生做亡国奴”

中国军队顽强抵抗,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不得不向陆军大臣和参谋总长报告:“值得注意的是该方面使用了中国军中最精锐的陈诚指挥的第11师、第14师……我军兵力最小限度要5个师团。”为了打通第3师团和第11师团之间的登陆场联络,松井严令攻占卡在中间的宝山县城。


抗日烈士姚子青

第98师第292旅第583团第3营奉命进驻宝山县城,官兵们日夜加固城防工事和防空掩蔽部,储备粮弹,枕戈以待。营长姚子青时年28岁,广东平远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他激励部下说:

“日军强盗是我们中国人民不共戴天的死敌,我们头可断,而志不可屈,宁愿死在战场,决不偷生做亡国奴。”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中的宝山保卫战作战情景

9月2日,日军第3师团第68联队迫近宝山城五六百米,错误判断守军“昨夜似已退却”,“月浦镇当没有大部队”,但又不敢轻易入城。翌日,联队长鹰森孝得知“宝山及其西方地区尚有五六百敌人”,不欲强攻,试图先用传单劝降,松井石根强烈不满,“如此太缓慢”。据参谋长饭沼守日记透露,“军对第一线的努力不足,不够积极,逃逸战机抱有不满”,“致使军司令部和师团反目”。4日,日军舰炮每分钟发射炮弹百余,并用系留气球升空观察,但步兵前进缓慢。第98师士气旺盛,顶着猛烈炮火,仍在月浦镇外围毙、伤日军大队长各一。

9月5日中午,日军第11师团总攻宝山,城内多处地方起火燃烧,城郊阵地几乎被夷为平地,姚子青电报夏楚中:“敌以兵舰30余艘,排列于我东门江面,飞机10余架轰击我各城门,复以战车向我各城门冲击,职决遵命死守。”

夏楚中回复:“宝山城关系全局,该营长应仰体委座意旨,战至一兵一卒亦须固守。吾辈成功成仁,本无二敌,该营应以宝山为归宿地,建立不世之奇功。并应准备充分巷战,万一城池被陷,亦当与敌偕亡于城中也。”

战至下午3时,姚子青一面部署巷战,一面再度电报夏楚中:“职等誓本与敌偕亡之旨,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惟孤城无援,日久难支,恐人城俱亡,与大局无补,仍恳速援解围。”

9月6日黎明,日军施放硫磺弹,继而使用坦克封锁城门,双方展开激烈巷战,姚子青最后牺牲于东门。按照中方战史记录,“守军除二等兵魏建臣一人乘隙越城得以生还外,全部壮烈殉国”。比照松井石根日记似有一些出入,“在这次战斗中,投降的敌军共约五百名。但后来发现他们有抵抗的意图,便全部枪杀了。”

另据电影《捍卫者》编剧之一却却女士考证,当日守军剩下20余人,带着三四百老百姓往城外冲,悉数被日军残忍杀害,所谓俘虏不过是松井石根掩盖战争罪行的谎言。


日本侵略者在火力掩护下进攻宝山城

9月7日,宝山失守,第98师继续苦守月浦,夏楚中迭次告急,陈诚在电话中强调:“月浦为我军之唯一枢纽,如放弃,不但敌可达侧击我围攻上海部队,而使我不能立脚,以达其打通上海之目的,且我十八军全部无法撤退。无论如何,应本有我无敌之训条,坚持到最后一分钟而止。”

9月12日,第98师奉令后撤广福,旋开太仓整理待命。“经过三四次补充,所补的官兵都是由后方部队中抽调而来,每天每营、连要增补几个营、连长,因为当时防御工事不坚固,官兵不能擅自后退,只有拼死与阵地共存亡。”方靖晚年忆起淞沪会战,昔日血肉横飞的悲壮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1938年3月12日,延安各界群众举行“纪念孙总理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烈士大会”,毛泽东发表演讲赞扬姚子青等烈士是全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姚子青为革命烈士。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