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闻网 - 澳大利亚新闻 - 澳大利亚中国新闻门户 | Australia Chinese News Portal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9岁女孩移民美国 眼中的种族歧视

2019-3-25 06:53| 发布者: yan | 评论: 0 |来自: Belle麻麻

导读: 前一阵去看了热映的电影《绿皮书》,这是一部即温暖又现实的影片。


这部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是由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讲述了在1962年的美国,来自不同肤色和背景的两个人之间不同寻常的友谊。

种族歧视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我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了一些文章,都是写在国外(美国)长大的孩子从小的一些生活经历,而且提到了大部分孩子会受到歧视,无法进入“外国人”的朋友圈。这些现象的确是存在的,但是也要看具体的情况。

在我从小在北美长大的经历,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和“自我认识”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一天闲暇时,我和我弟讨论起了这个话题,像我自己是在9岁时出国的,而我弟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我们两个聊了很多,上学时候的经历,还有现在身边的一些听闻感受,他也和我一样,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正好看完了《绿皮书》,我决定写这篇文章,也是第一次触碰这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或许,在我的文字里,大家可以了解到很多华裔孩子在美国生长的“另一面”。

出了国,还是“混”在华人圈?

的确有一些从小在美国出生和长大的孩子,没办法融入到白人的圈子,而且他们有自己的圈子,被称为“ABC”(American born Chinese),也就是说有着相同或相似背景经历的孩子比较容易在一起交朋友。

比如后期移民的会和后期移民的孩子相处,或者出国留学的孩子,会和出国留学的孩子在一起,但这些都是部分现象,并不代表全部。因为也有很多华人孩子有着各种肤色人的朋友圈。

让我感触比较深的一点是,父母的观念以及他们的“圈子”对孩子的“朋友圈”是有着一定影响和联系的。如果父母身边交往的都是华人朋友,大家的小孩也会经常在一起玩。尤其是在一些中国人密集的城市,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在我的家庭,我的父母96年就出国了,刚出国的那几年,他们身边都是中国朋友。而且我记忆里经常会听到他们说“白人”、“美国人”这样的“归类型”称呼。

比如去吃西餐,我爸爸会说:那个是美国人喜欢吃的,你肯定不喜欢,之类的……(其实我很喜欢啊!)虽然这样的表达方式听上去没什么,但那时候我还比较小,无形中爸爸的这些话就会给我造成了一种印象——我和这些人不同!

好在,我的朋友都很友善,而且我妈妈的适应能力也很强,才没有给我的自信心造成太大的影响。

在国外的这些年,我交过各种肤色的朋友,白人、亚裔、非洲、印度等等。走到哪并没有感觉因为自己是黄种皮肤没有被接受。

会受到“种族歧视”吗?

我的父母现在有许多“白人”朋友。为什么我不说“外国人”呢?大家都知道美国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国家,在400年前,许多欧洲、亚洲、非洲的人移民到了美国,当初的确有很多种族歧视的现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受过美国高等教育的人,或者是了解美国历史的人,都不会有种族歧视,大家都非常友好。

当然,这并不代表种族歧视现象在美国就不存在,在我个人看来,还是分地区、分教育水平,分人的。

弟弟的种族歧视经历

我从小在美国和加拿大长大,说实话,至今还真的没有受到过种族歧视,反而是我的弟弟在读小学时经历过。当时我妈妈在美国加州的Fresno城市工作,所以弟弟就在那里上小学,他在学校就受到了bully,经常有人叫他FOB(fresh off boat,形容一些从亚洲国家刚来到美国的人,贬义词)。

后来我们家搬回洛杉矶,他再也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了。现在弟弟聊起这件事时和我说,其实很多LA的人很看不起Fresno的人,这个城市受高等教育的人不多,而且很封闭,他们学校的大学教授还经常开这里的人的玩笑。所以啊,就种族歧视这件事来说,地区很关键!

其实在任何地方,都有素质高和不高的人,白人也会受到欺负。比如很多白人孩子从小也有过bully的经验。我弟弟的女朋友(白人),她小学时期是一个很内向的人,就被高年级的孩子bully。可是到了初中,她性格逐渐的开朗,才脱离了这样的逆境。

融不进“白人圈”,或许是因为自身原因!

还有一些中国人出国,可能更多的是因为语言障碍或是文化差异,自己不够自信,才无法融入到“白人”的圈子。

比如我身边的几个朋友,都是大学才出国留学的,有的就交了很多白人朋友;有的觉得在国外生活还是和“自家人”在一起更有共同语言,相处起来更随意,所以选择和中国人在一起,当然他们心里也有点担忧,总觉得会被歧视。

我认为,在大部分情况下,并不是不容易被“白人“接受,而是他们过不了自己的那一关,或者自己干脆就不想选择和其他国家的人交往。其实,世界各地无论哪里都有友善的人,和刻薄的人,如果我们愿意去努力融入他们的圈子,相信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还有一点让我体会比较深的就是因为我们自身一些“不够礼貌的行为”造成美国人的不友好。

比如我们家会定期去中国城采购,好几次都遇到抢车位的情况,明明等了半天打着转向灯,但还是被其他中国人直接开进去了。

还有一次,我们看到了一辆车在直行道上打着左转灯,后面跟着一辆警车,向她响了好几次警铃,可是那辆车还是左转了。当时那位警察非常生气的下了车,这位可怜的车主可能不太懂美国的交通规则,才造成了这样的困境。

或者在餐厅用餐的时候,说话声音很大,就会得到一些其他顾客的白眼;排队时候,不太注重personal space个人距离(这个美国人很在乎),也会受到不友好的提示等等,但在很多时候,这些都和你的肤色无关,更多是因为自身的行为。

Self–identity自我认识很重要!

Self-identity,自我认识,这个对于很多非白人、但却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孩子,其实是一件比较挣扎的事情。在有些家庭,父母很少会和孩子讨论移民啊,华裔啊这些相关的话题,所以很多孩子在幼儿阶段对自己的祖籍意识并不强,或者说是比较模糊的。

到了小学,会接触学习一些国家文化、历史方面的课程,孩子才被敲脑袋,哦,原来我是黄种皮肤,祖籍源于亚洲。

我弟弟总开玩笑说他幼儿阶段被我爸爸“洗脑”了,觉得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才造成他当时在Fresno读书时比较自卑。慢慢的,他受了更多教育,学了美国历史,交了朋友,才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而且从小在国外长大的孩子,大部分都会认为自己是美国人,就像我弟弟的说的那句话:美国本来就是一个移民国家啊!

少一点担心,多一点主动!

对于我这种9岁半路出家的,我刚去美国,就觉得自己不同,因为九几年时候,美国的华人还是相对少的。我并不了解美国的历史,我只知道我和我的父母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我担心会不会不受欢迎,会不会因为自己的皮肤被排斥。

当我上小学的第一天,我很紧张,也没有小朋友和我玩,我当时就在怀疑,是因为我是中国人吗?回家后我和父母哭泣,说了我在学校的情况,他们告诉我,小朋友不主动找你玩,你可以主动找他们玩啊。所以我学习了“Can I play(我能玩吗)”这句“社交语言”。

到了第二天,学校课间休息时候,我用双眼像扫描仪一般把操场扫了一遍,认准了几个看似比较友善的小朋友,上去说“Can I pet” (我能宠物吗?)虽然记错单词了,但他们只是笑了一下,并没有纠正我,很友善的说“of course!”然后就带着我玩catch (抓人游戏),我还学习了一个新单词“it”,就是负责抓大家的那个人。我很快融入到了新的学校,也交了许多好朋友。

其实大家想一想,在中国,如果孩子进入了一个新班级,孩子也会感到陌生,觉得小朋友不和他玩。但如果孩子主动和人打招呼,去交朋友,相信一定能交到哒!

分享身边真实发生的例子

我的干女儿去年刚移民到新西兰,她上的是一所私立小学,班里除了她只有一个亚籍,是韩国人。她上去和人家说中文,人家不回应她,她一开始以为这个女孩不喜欢她,后来才知道,她听不懂呀!她上学的前一个星期,每天都哭着放学回家。

后来有一次我和她视频,我告诉她,我当年出国交朋友,就是主动和同学说“Can I play”的。第二天,她放学就嚷嚷着要和我视频,告诉我她今天就交到了两个新朋友。现在她已经完全适应新环境,和班上的同学们打的团团转啦。

再和大家分享点我的趣事。在我小学阶段的某一个时期,受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电影,杂志,那个年代的大部分明星和模特都是白人。)有时候会做白日梦,脑海里演一个故事,把自己想成一个白人女孩。

我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卑,而是可能也希望自己可以像电影和杂志里的女孩那么美丽,受欢迎。到了初中后,这种幻想就逐渐的消失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我为我自己是中国人感到很自豪!

而且,在国外的这些年,我也没有因为我是中国人而自卑或者胆小。记得我5年级上体育课的时候,一个6年级的白人女孩鄙视我们5年级,说我们什么都不懂,我几个朋友没吭声,但我却站出来告诉她:“You were a 5th grade last year, why are you making fun of us?(你去年也是5年级啊,你嘲笑我们干什么)。”

总结

和大家聊了多我在国外的一些经历和感受,我只想告诉大家:关于移民和从小在国外长大的孩子,种族歧视、自我意识这些话题很有争议,但也和个人情况,地区和家庭教育相关。

异国生活、求学注定会是一段很特别经历,尊重彼此国家的历史、文化习俗,内心强大和自信,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自然被融入和接纳的。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