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闻网 - 澳大利亚新闻 - 澳大利亚中国新闻门户 | Australia Chinese News Portal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九十年代两个名人的自行谢幕

2019-8-24 06:38| 发布者: yan | 评论: 0 |来自: 全椒人论坛

导读: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两个名人自尽, 两个故事,先说前面的吧。1973年3月的一天,江青起床洗漱吃饭后,到办公室,看着《国内动态清样》。
一则消息,大概是中国的数学家陈景润为“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重大贡献,震惊了世界。继续往下看,江青竟然不觉的流泪了,陈景润的处境非常糟糕,居住的地方只有6平方米,屋子里非常潮湿阴暗,连一张桌子也没有。最为不幸的是,陈景润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身患肺结核,喉头炎很严重,而且还有其它不知道的疾病,令他整个精神萎靡不振。可见江青并非是铁石心肠的人,她立即叫来了秘书,询问相关情况。后来又叫来了国务院科教组副组长迟群,嘱咐他,要妥善照顾陈景润。江青还把这个事,以及对陈景润的安置,报告给了毛主席,毛主席做出了批示“按江青同志的意思办。”陈景润很快被接到医院,多名专家进行了会诊,做出了治疗方案,在医院休养了一年半之久,身体得以完全恢复。虽然陈景润此后并没有跟江青有过交往,但他对江青给予的帮助还是铭记在心的。1991年5月14日江青自尽去世后,陈景润每年都去“李云鹤之墓”为她祭拜,直到1996年陈景润自己病逝,长达五年之久。人间恩情一桩,却也难得!


陈景润


徐迟

再说报告文学家徐迟,他的作品有诗人的激情,有诗语的清新、凝练和文采。徐迟报告文学显著特征是题材的科技化,他笔下人物,陈景润、李四光、周培源等都是卓有建树的科学家。徐迟倾心于科技题材,为科技人员立传塑像,颂扬科学精神,这在题材拓展与主题开掘上具有文学史般意义。我们永远难忘在那个科学的春天,《人民日报》1978年2月17日全文转载了徐迟的大型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拨乱反正,第一次对一个有争议的科学工作者作了深情的讴歌。人人抢着读,大家奔走相告。整个文坛、整个读书界乃至整个中国立刻沸腾起来了。诗人点起的这支数学火把,照得华夏大地一片亮堂,人人读《猜想》之文,家家议景润之事,盛况空前。人们眉飞色舞地谈论着这篇振聋发聩之作,诉说着徐迟用形象语言描绘的陈景润,在抽象数学高原上艰苦攀登的华彩篇章;背诵着文中描写的数学演算的稿纸,像漫天飞舞的雪片,堆积在楼板上,足有三尺深;熟记着作者所说的高等数学演算篇页是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人类抽象思维的牡丹……啊!这哪里是记者采访的新闻语言,绝对是诗人的妙笔生花。让我们仿佛亲身经历、终生难忘,每每想起、就像昨天!

当时仅过了几个月,当徐迟再去中关村看望陈景润时,发现他的生活、工作条件大为改善,有了自己的办公室。陈景润收到了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读者来信,堆放有几麻袋之多。有一袋信件另放在屋子最里边,上面还覆盖着几份杂志。徐迟问:“那麻袋信为什么另放?”陈景润说:“里面装的都是姑娘们写来的信,有的愿意为我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有的表达了爱慕之情,有的表示要和我终身生活在一起……我担心别人看到了不好,故另放在最里边保存起来。”徐迟说:“数学家陈景润,也有一颗保护女孩子的心。”直到陈景潤的妻子来整理时,陈也说:“你也不要看,更不要给别人看,这些女孩还要嫁人的。”

1996年12月14日中国作协第五次代表大会,惊出,前两天12月12日深夜12时徐迟跳楼自尽!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悲剧。与会作家终于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他如此谢幕、如此离世,主要是因为精神上的极端痛苦。

那时徐迟主编的严肃文学杂志《长江文艺》滞销,订数下降再下降,只剩不到一万份;而同在武汉的通俗刊物《今古传奇》却发行一百万、甚至两百万份以上。悬殊如此之大,他想不通。那时书商疯狂盗版刊印畅销书,赚了大钱,过着土豪似的生活,而他辛勤写书,只能住在冰窖似的卧室内,冻得彻夜难眠。为什么政府不采取强有力措施保护知识产权,为什么放任不法书商们明目张胆的盗窃?研究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明星演员出场费高得惊人,而写剧本作曲的稿酬很低,这种本末倒置他实在想不通。假药、假酒、假货充斥市场。世风为何如此颓败,道德为何如此沦丧。有位好友特地安排徐迟住进温暖的星级宾馆,让他度过寒冷的冬夜。他高高兴兴去了,洗完澡刚躺下,电话铃响起:“先生,你要按摩吗?你要陪夜吗?我这就过来。”徐迟愤怒地摔下电话,自言自语:“武汉之大,竟然找不到一个平静的安居之所。”徐迟对宪法有深入研究,可是生活中经常发生违宪违法、权大于法的事例,对此他百思不得其解。徐迟是个有尊严、有追求的理想主义者,容不得丑恶泛滥。面对如此无奈的环境,岂能随波逐流、苟且偷生!?他不由想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幻灭》主人公,感到了理想的破灭。他又想起了自己译著《托尔斯泰传》中托翁,以82岁的高龄在寒冬里独自出走的情景。托尔斯泰是俄罗斯的良心,徐迟想步大师的后尘,也在82岁(1996年)冬天出走。他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的想法告诉最亲密信得过的朋友,但他的朋友只以为是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所抒写的那样:“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密友觉得这是诗人的浪漫情怀。其实,徐迟已选定时间,要摆脱当时那种泥沼般污浊的生活。

徐迟在捡到的一张纸片上,用英文潦草地写了一行字,“走意已坚,谁能劝我,谁能救我?”朋友到医院里探望他,他说:“你有什么问题快问我吧,你不问,过些时候就问不着了。”他对医院医生说:“花盛则谢,光极则暗。一个人,当他的事业达到顶峰之后,再难以往上攀登了,转折之前最好的收场是飞起来。”说完,徐迟作了个飞翔的手势。时间终于捱到了他选定的1996年12月12日深夜,12+12+12=36三十六计走为上。他悄悄从病床上坐起来,悄悄走出阳台门,悄悄推开窗子,向外纵身飞跃……啊,酿造了这一震惊文坛的悲剧。

岁月流逝,二十多年过去,社会依然故我。缘起缘灭,缘浓缘淡,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因缘际会的时候好好的珍惜那短暂的时光。如果你迟疑不决,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那么,想想海天一色的,席卷海浪的海燕,将会给你勇气。看吧,鸟都能飞越风雨,你还有什么不可以跨越,还有什么怯懦?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生命的音乐篇章!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