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闻网 - 澳大利亚新闻 - 澳大利亚中国新闻门户 | Australia Chinese News Portal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英国阶级固化的八百年:信托制度是如何让贵族的财富代代传承的?

2020-2-1 09:37| 发布者: yan | 评论: 0 |来自: Mars的写字台

导读: 一直以来我们对欧洲贵族都是有些好奇与憧憬的,在很多的欧美影视剧作品中,贵族们总是风度翩翩、气质优雅,大多都拥有巨大、昂贵的庄园,身后跟随着骑士与卫兵,引发了人们很多的想象。


其实不光是我们,哪怕是在最富有贵族传统的英国,人们对贵族生活一样充满了好奇。在2010年,揭示英国一百年前贵族生活的《唐顿庄园》,引发了英国人民的观影热潮。

英国人民很有意思,他们对自己的欧洲贵族传统有着浓厚的情怀,对于其礼仪制度在现代依然有着很多追求,热衷于研究贵族们的流行风潮。

同时,他们对自己生活的阶级感却有非常的关注与无奈,在《唐顿庄园》持续大火之际,BBC针对电视剧内容写了一篇报道《玛丽夫人不用担心,英国的贵族将存续》(玛丽为电视剧角色)。

该报道通过《唐顿庄园》中玛丽夫人对局势变化的担心,自己的贵族特权即将逝去,来揭示英国的现状。

其中引用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研究论文:

在过去的八百年中,英国的贵族阶层至少需要一千年才会沦落与社会平均水平一样。遗产税并没有减少现代贵族的特权和优势。


BBC报道:《Lady Mary needn't worry - Britain's elite will survive》

不管我们怎么看贵族,至少有一点我们是承认的:“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贵族之所以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津津乐道,有着多代传承的历史以及伴随着历史的优良传统与习惯,这就是所谓的贵族的品德。

但是贵族是怎么传承下来的呢?要知道没有钱,很难“优雅”。

即使在强调继承的封建时期,英国在日耳曼人入侵时代便有了继承财产需要向君主缴费制度,1694年正式确立《遗产税法》。

这些贵族们的财产是如何保证在数代人的传承下,面对代代需要交纳的高昂遗产税,依然保持着富裕呢?

因为贵族们通过“信托制度”,来规避了遗产税。同时到了现代,信托的作用更大,甚至可以完全规避“富不过三代”的定律。

信托制度的起源

信托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人写了一份“遗属托孤”,大意为:“他的儿子作为遗产的受益人,由于年幼,指定一人为遗产监护人。”

到了罗马时期,民间有一种“遗产信托”的遗产分配方式,指的遗产通过遗嘱转移部分或者全部给指定的第三人,而自己的后人作为受益人。

“遗产信托”当时是在罗马的外国人规避《罗马市民法》对他们的限制,因为当时非罗马市民是不能拥有很多特权的,自然财富的升值能力会很弱,所以外国人便将遗产转移给信任的罗马人,由他们打理遗产,让自己的子孙得到收益。

随着罗马经济的繁荣,遗产信托在罗马流行,最后在元老院的决议下,将其列入《罗马法》,成为法律的条文。

信托进入法律,也给本来在信任基础上的契约,本着财产保护的原则,加上了一层法律保护,也使信托的制度可以流传开来。

而现代的信托制度则起源于英国,中世纪时期由于英国人对宗教的狂热,同时教会一直向信徒宣扬一种“捐献财产可以上天堂”的理念。


人在死后与生者之间,大部分还是倾向于让自己能够进入“天堂”,所以大量的土地在人们去世后被捐献给教会,久而久之,教会拥有了大量的土地和动产,成为了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这时候便出现了一个矛盾,便是君主与教会之间的矛盾,因为捐献的土地不需要交遗产税,甚至教会的财产平时也不需要交税。

教会成为最大的封建主后,君主的税收自然越来越少,这让英国的国王很不满意,因此在12世纪末期,亨利三世颁布了“没收法”,规定未经国王许可,所有捐赠给教会的土地一律没收,归国王所有。

用益制的出现

“没收法”的颁布,虽然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人们“上天堂”的意愿越加强烈,他们并没有放弃捐赠土地给教会的想法,反而试图寻找办法绕过法律的规定。

在《信托法研究》中记载:

“虽然颁布禁止法律,但人民依然想办法钻法律漏洞以达成保全土地的目的。例如采取英国自古以来流传的信托思想与罗马帝国实行的信托方法,被称为“用益制”(USE)。

也就是说当时的英国人民想捐献土地给教会时,但是国王不同意怎么办,便将土地转让给他人,再由他人提教会打理土地,土地的受益归为教会。

这种方法,完美的规避了法律的规定,最重要的是,教会也承认这种捐赠,所以用益制度得以在英国流行开来。

真正让用益制度可以在英国被大众所使用是在十字军东征时期,持续了两百年的十字军数次东征,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很多的参与十字军东征的战士和军官都是封建领主和地主,拥有自己的土地。

参加战争的军人们由于担心自己的家人得不到照顾,便将土地转让给信任的男性友人管理,并要求土地上的收益要保障家属的生活需要。

那么为什么要转让给别人而不给自己的妻子呢?

因为当时的封建法律规定,女性是不可以拥有财产的,而孩子通常年幼也无法处理,所以这是一个历史时代的选择。

用益制度的流行,最主要的还是为了保障人的财产,除了上面提到了两次历史事件,用益制度还被用于逃避被追债,或者害怕自己的因为被判刑罚没财产。

这个制度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本身是为了“欺诈”而发明的,比如逃避税收和法律规定,但是能用益制度的执行必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如果被托付的人不遵守承诺,那么财产就会落入他人的手中,当时的法律是承认土地转让的合法性的。


从本质上来说,用益制度的合法化,有益于人民保障自己的财产,也有利于教会接受财产,但是不符合封建君主的利益。

1535年,亨利八世由于战争开销过大,决定打击用益制度,在颁布的《用益法》中规定:“被用益的财产,所有权归受益人,而受托人没有所有权。”

这看似是一个打击用益制度的法案,却推进了信托制度的建立,虽然在《用益法》中限制了很多用益的使用范围,但是实质上保障了本来基于信任有着一定风险的受益人的权力。

可以说信托制度的建立,至始至终都与财产保护有关,直接一点说为了“避税”。

现代信托

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由农业国家转变为了工业国家,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而财产也从土地变为股票、债券、房产等等。

人们累积的财富多了,对于信托的要求自然就更高了,随着1893年《受托人法》的建立,信托制度正式完善,而信托制度也从一个基于信任的契约,变为了有偿的现代性服务。

到了现代,信托制度在各个领域有了各种各样的应用,而与我们主题相关的最主要的便是家庭信托,长久以来,贵族们将自己的财产托付给第三方,这部分财产将不属于任何人,而只属于中立。

为了避免自己的子孙后代,有极大可能变得不那么优秀,甚至是“败家”,贵族们完全可以给信托基金设立条件,比如成年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可以从信托基金中拿到一定数额的钱,就像发工资一样。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首先可以避开巨额的遗产税和其他税,因为这笔钱已经是中立的。

举一个例子,在《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书记自信满满的认为自己没有接受任何的贿赂,事实上他接受了一个价值2亿的信托基金。

高育良那么自信是有原因的,信托的钱是中立的,他没有想到会被查到。

第二个好处,就是完美的让财富传承和增益,虽然信托基金有可能赔钱和破产,但是这种比例比起“富不过三代”的可能性是极小的,可以说,打理信托基金的人是都是顶尖的金融人士。

想一想诺贝尔奖的基金已经过了百年,虽然有些小波折,但是依然还是运行到现在。

在这样的社会下,阶级固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随着这笔累积的财富长久的在社会中存在,大部分的底层阶级都是为服务财富而存在的,自然阶级的上升渠道会越来越封闭。

信托制度在英国的八百年,是阶级固化的八百年。

阶级固化的问题,是到了近代在英国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比如英国ITV的记录片《UP》(人生七年),该纪录片从1964年开始跟随着14名儿童,来自社会的各个阶级有来自上流社会,也有来自平民阶层。

从这些儿童的7岁开始,每隔7年观察他们的人生际遇,一共拍了9集,也就是花了56年的时间,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

这些孩子中的精英阶级依然还是精英阶级,到了56岁得到了不错的收入与身材,而平民依然是平民。

我想导演拍这部片的初衷应该是抱着怀疑和求证的态度,最后的结果却真的很残酷。

那么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到了近代才暴露,以前没有吗?

可以说英国的历史发展,还是为了突破阶级提供了很多的机会,比如说十字军东征,当时被征召去十字军东征的很多人都是农民,说服他们的是“东方有很多的财富”,也确实东征的过程中十字军是掠夺了很多的财富。

到了近代就是出海和贸易,比如说著名的海盗弗朗西斯·德雷克,在英国王室的资助下在出海时掠夺了大量财富,被英女王授予“勋爵”的贵族头衔。

到了英国全面殖民的时期,遍布世界的殖民地也为了平民们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无论是贸易还是参军都可以完成社会阶级的提升。

但是到了现代,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英国的上议会基本是贵族的世界,大名鼎鼎的丘吉尔出生“马尔巴罗公爵”家庭,最后属于然没有接受伦敦公爵的授勋,也是为了自己的儿子着想。

日不落帝国陨落后,英国人便开始焦虑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尤为伟大的,突破了士族门阀的限制,为人们提供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这是举荐制与欧洲的教会考察制无法做到的。

所以,时代优秀的“世家”值得欣赏,仅仅是财富传承的“贵族”,不值得推崇。

“贵族们”的传承越悠久,这个世界便会越封闭。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