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闻网 - 澳大利亚新闻 - 澳大利亚中国新闻门户 | Australia Chinese News Portal

 找回密码

搜索
ACNW QR CODE
ACNW WECHAT QR CODE

冲突升级,印巴会牺牲经济来“泄愤”吗?

2019-3-1 06:11| 发布者: yan | 评论: 0 |来自: 观察者网

导读: 近来,印度和巴基斯坦围绕克什米尔争议地区的冲突不断升级。2月14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普尔瓦马遭巴基斯坦境内恐怖组织“穆罕默德军”恐袭,激起印度方面激烈反应。


26日,印度空军越过实控线,对位于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主义势力进行了空袭,仅仅一天之后,巴基斯坦军方宣称击落两架侵犯巴方空域的印军战机。

不断升级的军事冲突背后两国分别有怎样的动机和考虑?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会不会进一步发酵成两国的战争行为?在沙特王储同时访问两国并大额投资的背景下,两国能否消弭仇恨,让宗教和政治让位于经济?南亚局势的变动会不会影响“一带一路”未来的推进?

针对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南亚和印度洋研究中心主任郭学堂,深读解读近期热点背后的影响因素和可能给地缘政治带来的影响。

记者:近期印巴围绕克什米尔的冲突在默罕默德军制造针对印度的恐怖袭击之后不断升级,先是印度空军进入巴基斯坦控制区空袭恐怖组织,今天的最新消息巴基斯坦军方宣布击落了两架入侵的印度战机。您觉得背后双方出于一个什么样的动机?

郭学堂:这次双方的行动造成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从印度方面的行动看,2016年曾经进行过一次类似的外科手术式打击,但是规模没有这次大。此次事件的背景是印度现在处于大选前的关键时期,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去年年底在国内选举形势突然逆转,对莫迪形势很不利,因此莫迪政府需要利用外部军事冲突转移视线,特别是激发一下国内印度教的民族主义情绪,这样对他选举是比较有利的。所以印度表面上是为了打击2月14日发动袭击的默罕默德军,实际上是通过这次反击来争取更多国内的选票支持,这是短期之内印度政府考虑最主要的事。

至于巴基斯坦方面的行动,我个人的判断,巴基斯坦面对印度的飞机入侵,需要有强硬的行为进行回应,但战争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记者:所以您觉得目前双方在克什米尔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依然不大。

郭学堂:是的。目前看我们不能排除这场冲突有升级的可能,但是从巴基斯坦政府和军方的之前的反应上来看,即使升级也是可控的。

2月14日袭击发生以后,巴基斯坦政府态度是比较积极合作的,并表现出与印度方面合作打击恐怖势力的意愿,这是符合上合组织精神的——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威胁。而不是单方面采取行动。这样的态度上还是比较能够让人接受和认可的。
第二,26日当天虽然印军已经越界,但巴基斯坦并没有采取坚决的反击措施,只是驱离后宣称对方“落荒而逃”,基本上还是采取了比较克制的态度。从事后巴方的调查结果看,也是非常淡化这次袭击的破坏性。印方说摧毁了默罕默德军的一个训练营,而巴方说地面的基础设施没有遭到破坏,还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其实这样一种淡化袭击的破坏性是为了后面避免直接的军事冲突,给缓解紧张局势留下余地:虽然你越境了,但是好像也没有造成太大破坏,说不定也就算了。也就是说巴方是非常克制的。

还有一点非常关键,上个星期沙特王储刚刚访问过这两个国家,而且签了大额的投资协议,并且在离开巴基斯坦去印度访问之前说,他要从中斡旋双方的关系,防止局势的升级。从目前的状态来看,双方都需要满足自己国内强硬派的意愿。所以双方虽说不可能直接沟通,但是是存在某种默契的——双方都有意愿满足国内民族主义、强硬派的情绪有所考虑,所以我不认为他们双方有什么战争意图。

记者:您认为这次印巴克什米尔争端的骤然升温是一次偶然的事件吗?引发冲突的导火索“默罕默德军”发动的恐怖袭击背后有什么样的因素在驱使?

郭学堂:这场袭击当然不是偶然,从规模看是有充分的预谋的。可以说,恐怖组织和恐怖袭击在这一地区的活跃,背后是克什米尔地区双方积累半个多世纪的仇怨。“默罕默德军”有他的社会基础,自莫迪上台以来,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民族政策、对克什米尔地区的游行示威的镇压都十分严厉,例如军队会使用那种带有钢珠的橡皮子弹,直接可以弄瞎示威者的眼睛,类似这样的行为当然会造成该地区的反抗情绪越来越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样的组织里去,分界线两侧的恐怖组织人员相互渗透,形成了恐怖组织地区化的特征。

记者:在这样的背景下您觉得克什米尔问题是否会有解决的希望?

郭学堂:目前看还是有条件改善的:一方面印度政府要逐渐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针对当地穆斯林推出一些缓解情绪的政策,而不是完全镇压、强硬地打压,另一方面,巴方政府也应该在反恐政策上作出一些姿态和行动,在巴控克什米尔对地方的军事势力、恐怖组织也要进行清缴。如果双方的军事渗透少了,袭击自然就少。目前双方都是有条件和责任的,关键是有没有意愿去做。

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外部条件也是有利于双方进行对话和谈判缓解局势。首先是上合组织,上合组织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通过多边的方式进行对话,共同打击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俄罗斯这样的主要上合组织国家要和印巴双方更多地坐下来,在多边框架下实现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的目标。

今天,中、印、俄三方外长会谈正在举行,印度是这次冲突的当事方,通过中国、俄罗斯双方对印度做一些工作,可能性还是有的,因为从目前看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把改善民生、消除贫困和吸引外资作为国家发展的方向,并没有发动战争的主观意愿。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沙特王储访问印巴对双方冲突的缓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知道,这次沙特王储的亚洲行分别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进行了超过百亿美元的投资,双方为了经济可能不会轻易言战。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沙特和巴基斯坦都是宗教色彩浓厚的国家,而印度的最大宗教印度教和穆斯林长期存在矛盾冲突。您觉得未来在这一地区,宗教问题真的可以在现实的驱动下让位于经济吗?

郭学堂:可能性非常大。在能源技术革命的大背景下,这一地区的国家逐步认识到经济发展对稳定国内政局和提高国家地位的巨大帮助,所以无论是印度、巴基斯坦还是沙特,都逐渐把发展经济作为主要目标。我们看到沙特王储在访问印度的过程中,虽然沙特和巴基斯坦由于共同的宗教走得很近,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那么恶化,但是莫迪给了沙特王储极高的礼遇,双方谈得非常好,可以看出沙特和印度的关系中完全淡化了宗教的色彩。从亚洲整个地区来看,各国都在淡化宗教,让位经济发展,我认为这是一个趋势。所以我的观点很直接,宗教会让位于经济。

但这只是一个长远的发展趋势。短期之内宗教还是会对经济发展有影响,包括巴基斯坦本身,中巴经济走廊我们担心会遇到恐怖袭击,而恐怖袭击背后就是宗教因素。我认为这些国家从长远看还是会选择让经济发展超越宗教对抗的层面上去,但是需要时间。比如,伊朗和阿富汗,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都是逐渐在淡化和平谈判中的宗教色彩。这些国家都在逐步调整自己的政策。

记者:从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角度来看,一方面中国和印度同属经济增长迅速的新兴经济体,在很多领域有竞争关系也有合作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和巴基斯坦是传统的盟友和好伙伴,共同推动了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而印巴矛盾非常深刻,印度也一直以南亚“霸主”姿态自居,不愿意中国这样的大国在南亚有存在感。中国在这样复杂的局面下如何处理好和各方的关系,顺利推动“一带一路”在这个地区的发展呢?

郭学堂:一带一路推出的时候,印度的政策有些模糊。后来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印度的态度就逐渐明确了,对一带一路的情绪比较大。实际上从目前来看,印度对于一带一路没有特别的反对和抵制,他主要反对的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因为他们认为经过了克什米尔他们的主权范围。所以印度极力反对中巴经济走廊,但是不反对一带一路,这一点是我们要明确的。

现在,印度逐渐认识到印度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更离不开整个南亚地区的稳定与和平。虽然印度的政策还在左右摇摆,作为“南亚霸主”,他们对于中国的进入一时难以接受。但是我个人认为,印度认为他的经济发展要保持可持续性,而和中国与巴基斯坦闹翻是不可能实现他的经济目标的,所以印度在心理上有一个转变的过程。我们不要夸大印度对中国在南亚的抵制。

印度在各方面,譬如四国联盟(美日印澳)对话机制上,表示不愿意将之变为一个针对第三国的组织,从中可以看出印度对于中国的态度是非常谨慎的。

还有一方面可以看出印度非常谨慎的是,印度对中国发展与印度周边国家的关系已经明确表态“不反对”。在一些关系到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印度也在照顾中国的情绪,因为他们国家本身有这样的战略需要。

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巴这次的冲突,如果双方能从战略高度坐下来解决问题,对于双方的经济发展和地区稳定都是有利的。刚才也提到沙特王储访问,承诺未来三年要投资一千亿,如果印巴双方开战,何谈沙特的投资?所以这些都不符合印度的战略需求。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Hot
关闭

友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 澳洲新闻在线  

Copyright © 2012 -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bsite Design Sydne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