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起早带小小鱼去参加一场围棋比赛。
就是校与校之间的普通交流赛。
快到赛场的时候,他跟我说:“爸爸,我有点紧张啊,昨晚都紧张得睡不着。”
“没事!就是普通比赛而已,认真点下就行。”我回答他,但心里也期待他能有好的成绩。
“我就是怕又盘盘输,像上次那样。”
那是很久以前的一次晋级赛,六级进五级没成功。
那次我也有点吃惊,因为之前的晋级很顺利,所以我们也没有去花时间去督促他,就是每周去上上课,其他时间他很少练习,后来想想这个结果也是正常。
但我当时还是有点失望,要他想想怎么会这样,今后要多多练习,还念叨了他好几次。
这次又过去了很久,我就多了一点期待。
看能不能有一个“进步”呢?
看着他走进赛场,我就去大厅里闲坐等他。
比赛结束后,我在大厅门口接他。
他很开心地走向我,手里拿着一本送的书,跟我说又输了,这次是五六级混合比赛,前两局都是小小的落后,有点可惜,觉得自己能赢。
我也没有责备他。
回去的路上,他一直在后排看这本举办方赠送的科普漫画。
关于比赛,他已经抛在九霄云外了。
“我们终究要接受孩子的普通,接受他成为一个普通人。”
等红灯时,这句话又在我脑海里涌现了出来。
因为就这两次的情况看,在围棋水平上,他真的很普通。
要知道,刚开始学的时候,我们可是期待很高,觉得这小子真不错,有点天赋啊。
就好像很多父母说的,孩子读幼儿园的时候,聪明伶俐,学什么都快,觉得将来读好的大学不是易于反掌嘛。
可是一到了小学,特别是到了3年级后,才发现自己太“高估”了孩子。
于是一步步修正自己的期待值,然后让心态回归平静。
我觉得这样的调整很好。
如果还是一味地逼迫孩子成为“少数”的优秀,而孩子却没有这块天赋。
就可能给他们过高的压力,最后还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另外就父母的心态来说,这样能平和一点。
不会焦虑,然后暴躁,再去指责孩子,过度控制孩子。
比如围棋,因为小小鱼自己想学,所以我们也支持。
就作为一门兴趣爱好,业余时间学练。
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或者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也不做任何要求。
这样,输了也未必是多坏的事。
至少他输了还是能坚持去学,说明他自己的心态也还不错。
肯定有很多朋友想问,孩子的学习方面,不去鸡娃行吗?
我觉得,跟鸡娃来比,“补短板”似乎更实在,更重要。
孩子的学习不管,肯定是不行的。
但不要过度去比成绩,比谁班干部当得好。
父母可以了解下孩子的短板,然后有针对性地补补。
去年,班主任老师说小小鱼的成绩不够拔尖,而且字还需要多练练。
我跟他说:老师说你不拔尖,我觉得这个倒不是那么重要,因为你的这些成绩爸妈觉得可以了。
但字真的要写好一点,我们得想法子。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们要接受。
这个学期在学校对面继续练字,然后督促他练习,这个短板得补。
其实成绩拔尖与否,我们一直没有很在乎。
而且你会发现,每个班总是有那么几个学习好,老师特别喜欢的孩子。
家长会上会被处处表扬,平时也能看到各种优秀表现。
很显然,小小鱼不是这种“耀眼”的孩子。
他就像一棵小草,普普通通,而且是很佛系的那种。
所以,我们就希望他能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有一个健康阳光的心理,再多锻炼身体,做一棵普普通通的小草也没关系。
而且这棵小草也有很多优点的,虽然会发脾气哭脸,但很善良,养蚕宝宝都尽心尽力,生怕我抓的时候太用力抓伤蚕宝宝。
他也特别爱阅读,这么多年,发自内心的喜欢,不需要多言,遇到喜欢的书,就如同小蜜蜂遇到了花蜜。
每个孩子都不同,他们有缺点,也有发光的地方。
就好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
就好像在围棋赛场外,我听到两位妈妈聊天,一位妈妈说:
我的孩子成绩不拔尖,很普通,但他喜欢交朋友,乐观外向,跟人自来熟,嘴巴甜,见人就喊,朋友很多。
另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就不同,他喜欢宅,不擅交往,即使内心活跃,可外表却总是平静如水。
很多人说他太内向,可我知道他其实很有爱的。很愿意帮助人,只是不善于表达。
在我们的身边,普普通通的孩子千千万万。
真的不要太苛责孩子了。
一场输赢算不得什么,成绩的高低也没那么的重要。
父母应该给孩子“空间”,让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放松的方式和时间。
在紧张激烈的考试竞争中,多几个备选的方案。
了解孩子的内心,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比什么都重要。
其实,再换个角度看看我们自己,这天地之间,普普通通的父母,太多太多了。
是呀,有妈妈说:“普普通通的我,却拥有最好的孩子”。
因为孩子总是无条件地接纳,不管不顾地爱着自己的爸妈。
父母倘若能坦然地接纳自己,接纳孩子。
能够真诚的爱孩子,努力的工作,认真的生活,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