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C
Sydney
Wednesday, September 11, 2024

Buy now

spot_img

最厉害的父母,都懂得顺着人性养孩子

网上曾有人列出如何逼孩子自律的十条方法:

闹铃一响,立马起床;

十分钟穿戴整齐;

每天坚持大声朗读……

内容虽然不错,只是,评论区的家长们却纷纷留言:

“看着挺好,但让娃做到太难了。”

“别说十条,我娃能做到第一条就不错了。”

人人都想让孩子变优秀,变自律。

只是,如何和孩子的惰性博弈,就显得十分困难。

教育心理学家李玫瑾曾说:“自律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养出来的。”

如果能用一些更人性的方式,效果或许会更好。

以下4个心理学效应,就可以帮助你看到人性,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实现四两拨千斤。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位妈妈的求助。

她很无奈,表示上初二的儿子,翘课、抽烟、还打父母,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但一开始的小孩,却不是这样。

转变,是从初中开始。

小升初之时,这位妈妈为了让儿子有更好的教育环境,就把他送到了当地的一所私立中学住校。

在那里,她还给儿子制定了一系列制度:

不准迟到、不准早退、不准早恋……

只是,没想到这样的严格教育,却让孩子的成绩一再下降。

不仅迟到、早退、翘课、早恋,而且还学会了吸烟,就连成绩也掉到了班上的最后几名。

气急败坏的妈妈,又想着惩罚儿子抄课文。

儿子哪会同意。

妈妈就直接把他按到书桌旁,逼着他抄。

没想到,这小子竟然直接把语文课本扔到了妈妈的身上。

妈妈反手给了他一巴掌,而他也在一气之下摔门就走。

你是不是会想,为什么这孩子的逆反心理这么严重?

或许,是因为这位妈妈触发了“白熊效应”,直接激发起了孩子的叛逆心。

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曾经这样一个实验。

他要求参与者,随便想点儿东西,除了白色的熊。

可不说还好,说了之后,参与者很快就在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只白熊。

可想而知,在教育孩子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越是不许,孩子越想尝试。

当家长对孩子说“不要跑!”,孩子听到的却是“跑!”;

当家长对孩子说“不要大吼大叫!”,孩子就会叫得更大声;

当家长对孩子说“不许碰!”,孩子更想拿起来摸摸看。

很多时候,不许、不准、不可以,这样禁止式的口吻,都会让孩子的心内多出来一头白熊,肆意冲击。

这也是父母越不让孩子做一件事儿,他却越来劲的原因。

学会放手,孩子反而能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一位高级家庭指导师曾经分享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天,爸爸无意间发现儿子的裤兜里,装满了漂亮的小卡片。

他随手打开了几个,发现竟然是小女孩们给儿子写的“情书”。

又稚嫩,又可爱。

看着这些小纸条,他感到有些吃惊,毕竟,自家儿子才读五年级,竟然会有这些秘密。

然后,他没有声张,而是把这些“心意”原封不动地放了回去。

后来,父子俩闲来无事,就聊起了天。

他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但直到考上了不错的大学,才和对方互相明确了心意,他们恋爱、结婚、还有了男孩。

关于儿子口袋里的小写小卡片,他是只字未提。

儿子似乎也明白了,什么是天长地久。

那些小纸条,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这位爸爸呢,在这里其实是用了“自己人效应”。

心理学家纽加姆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征集了17名大学生,分别将价值观和人格特征相似,或者不相似的大学生混合安排在几个寝室里,共同生活4个月。

4个月后,实验者让这些大学生相互评定室内人员,喜欢谁,不喜欢谁。

在相处的初期,同宿舍的人明显比不同宿舍的人要亲近;

然而到了后期,态度和价值观相似的人走得比较近,成为影响“自己人效应”的重要因素。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自己人效应”,彼此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是相似的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大。

而如果你被认定为对方的“自己人”,他也会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前文中的爸爸通过主动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心路,让孩子成为“自己人”,巧妙地获得了孩子的信任和认同。

然后,再轻描淡写地告知孩子,如何处理。

而孩子,也会更愿意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下去改变。

前一阵子,李湘看王诗龄的一张旧照,在各个社交平台爆火。

照片中李湘望向女儿时,眼神中满是自豪与欣赏。

和很多家长喜欢打击式教育不同,李湘对王诗龄,一直是鼓励居多的。

而在妈妈无止尽的包容和爱中,王诗龄似乎也比同龄的孩子要自信,要勇敢,要争气。

8岁时,王诗龄画的《孔雀》就拍卖到了 12万。

9岁时,王诗龄就开了己的画展。

12岁时,她还凭借一副《花园》获得了在法国卢浮宫参展的资格……

甚至在去了英国的最佳女校——博奈顿女校读书后,

王诗龄居然还能凭借自己的绘画天分,打败学校90%的学生,获得奖金高达67万人民币的年度设计奖学金。

李湘的这种教育方式,和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不谋而合。

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与伊迪丝·雅各布森,在实验开始之时去了一所小学,从学生中抽取了一批孩子的名单。

他们把这些孩子的名字写下来,给了老师,并告知他们,这些孩子将在未来大有发展。

虽然不能公示,但老师受到名单的暗示,平日里,就会对赞许更多,指责更少。

而这些孩子,也变得更加自信乐观,成长得更加优秀。

但其实,这些孩子不过是他们随机挑选出的普通人。

只是,在赞赏的作用下,孩子有了自信,也走向了更好的人生。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态度,也会像这样形塑孩子的心态。

父母总是将指责放在嘴边,孩子身上的福气就会悄悄溜走。

父母如果能够多些赞赏、多些认可、多些包容,孩子就会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

毕竟,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认同,每个人都希望赢得人生中的小红花。

有位宝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的宝贝,上一年级一个多月了,只是在体育课上,跳绳一个都跳不过去。

一开始,妈妈强迫自己小女儿练习。

只是,练着练着,孩子就变得垂头丧气,一提跳绳就闹脾气。

后来,她降低了对孩子的要求,转而开始给她制定微小目标。

第一个小目标,孩子愿意出去练。

第二个小目标,不管动作标不标准,孩子能跳一个就行。

第三个小目标,从跳一个到跳十几个。

没想到,跳到十几个以后,孩子不仅不抗拒了,反而会主动提醒妈妈,要去跳绳了,甚至还让妈妈帮着拍视频打卡。

后来,在学习上,在练习乐器上,她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导。

效果也是出奇的好。

其实,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登门槛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在1966年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派人随机访问了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这些主妇愉快地同意了。

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

与此同时,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足20%的人同意。

也就是说,其实大家伙都乐于接受难度较小、较易完成的要求。

而在接受了较小的要求后,会更容易接受较大的要求。

父母在教育引导孩子的时候,用小要求来登门槛,孩子就不会抗拒。

这也就是人们经常说得“得寸进尺”。

让孩子去够那个跳一跳就能够到的桃子,不仅能激发他的信心,也能让他实现真正的成长。

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博士曾说:“当你教育孩子时如果感到痛苦,那一定是用错了方法。”

的确,没有不成才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学着顺应人性去养孩子,不仅更省力,而且效果也会更好。

.
Shares

Related Articles

Stay Connected

0FansLike
0FollowersFollow
22,000SubscribersSubscribe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Latest News